616 休耕
616 休耕
所謂休耕是指在某一段時間內在一塊土地不種植農作物以便恢復其地力。土地的地力是指土地中所擁有的氮、磷、鉀等化學元素以及土壤中的腐植質含量這是農作物得以高產的保證。一塊土地如果長期連續地耕種這些化學元素和腐植質就無法得到補充從而會導致農作物減產。為了在地力不足的土地獲得高產人們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來補充這些自然中本應存在的物質最終導致土地出現板結等惡劣現象這就是所謂耕地的退化了。
在美國為了保持土地的地力保證農業的可持續發展zhèng fǔ推出了包括休耕、輪作、免耕在內的一系列措施。其中開始於1986年的一項休耕計劃是在農民自願的前提下由zhèng fǔ提供補貼對一部分土地進行10至15年的休耕讓這些土地恢復到耕作前的原始狀態。除了這種由zhèng fǔ主導的休耕計劃之外許多農場主自己也會不定期地對一部分土地進行休耕避免過多地消耗土地的地力。
相比之下中國由於人多地少根本不可能允許耕地撂荒。在氣候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人們往往採取一年兩季甚至三季的耕作制度從而使土地持續地處於地力透支的狀態。為了恢復地力人們有時候會在冬季種植一季的紅花草、苜蓿等綠肥作物以便為不堪重負的土地增加一些有機肥料。
美國能夠讓大量的土地處於休耕狀態很大程度是由於土地資源充裕如果把所有的土地都拿出來耕作則市場根本無法消化掉這麼多的產量。如今林振華提出是否能夠從美國購買2000萬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