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弓箭手和大多數攀城刀手,沒有任何厚度可言的千人步軍方陣,就被那一千人一千馬,一衝而過。
虎頭城九百多騎沒有任何停留。
根本就不管那滿地死傷的北莽千人隊。
繼續奔向第二座間隔有一千步距離的步軍方陣,不同於手忙腳亂的第一座,下一座方陣的弓手有更加充裕的拋射機會,甚至那名千夫長從後方緊急借調了近百名盾卒,稀稀疏疏夾雜有用處不大的十幾杆長矛,也真是難為這個不得不臨時抱佛腳的千夫長了。但是在更遠處,已經有一支鄰近的側翼騎軍開始沿著步軍間隙火速增援。
肩頭給釘入那根箭矢的老校尉開始有意無意放緩馬速,隨著馬背的起伏輕輕呼吸。
老人的視線越過第二座步陣,看向更遠處,眼角餘光則注意著左右兩側的動靜,北莽右翼那支遠水救火的騎軍人數大概是兩千人左右。
老校尉大聲喊道:“破開前方步陣左手半陣,然後只管往左衝鋒,讓那支北莽增援騎軍在咱們屁股後頭吃灰!”
相距不足五百步,這支騎軍開始加速衝鋒。
鋒線開始向左側偏移。
數撥密集箭雨過後,七百虎頭城騎軍薄其步陣一半,成功向左衝去,這一次是毫無保留地狠狠撞入第三座大陣。
一撞之後,除去五六十騎依舊握有長槍,這支如入無人之境的騎軍都開始換上北涼刀。
但是這一次棄槍換刀,給這座北莽步陣帶來的重創,竟然比北涼騎軍撞開之前第二座步陣還要誇張。
那些長槍絕大多數都刺入了北莽步卒的胸口。
涼州騎軍有一條鐵律,換刀之前的脫手槍矛,不能殺敵者,戰後一律以無寸功算!
深夜火光之中,這一大片熠熠生輝的雪亮刀鋒,格外醒目!
哪怕遠在虎頭城內那棟高樓上的主將劉寄奴,都看得一清二楚。
這支校尉賀連山在內的騎軍,根本就沒打算活著返回虎頭城,劉寄奴更是一清二楚。
劉寄奴和那些樓內議事的校尉此時此刻都站在欄杆前。
劉寄奴臉上沒有任何悲慟神色,只是心中默唸道:“走好,回頭兄弟們一起,在地底下找大將軍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