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部分(1 / 4)

小說:雪中悍刀行 作者:風雅頌

鄧太阿忍不住提高嗓音,“有屁快放!”

徐鳳年收起玩笑神色,收起涼刀懸佩在腰間,“最壞的結果,就是在某種時刻,拓跋菩薩的戰力將會猶勝王仙芝半籌。”

鄧太阿一笑置之,鬆開雙臂,伸了個懶腰,晨曦將至,“那就是最壞的結果了,要不然拓跋菩薩交由我來應付?”

徐鳳年搖了搖頭,眯眼遠望天色漸青白的安詳景象,懶洋洋道:“你在北莽都跟他打過一架了,這次還是我來吧。”

鄧太阿沉默片刻,後知後覺,譏諷道:“別忘了,你和他在西域還有涼州關外都打過兩次了!如果我沒有記錯,是一平一負吧?”

徐鳳年任由清風拂面,吹散身上最後那點血腥氣,“我哪有輸過?何況那趟西域轉戰千里,如果不是李密弼在最後關頭橫插一腳,拓跋菩薩早已是個死人了。”

鄧太阿一笑置之,“行吧,你一心想要逞英雄,我鄧太阿滿足你。”

徐鳳年輕聲道:“也許就戰力而言,咱們幾個都是天人境界,高低並不懸殊,但是有種王仙芝獨有的心境,就算你鄧太阿手持太阿,就算拓跋菩薩得到仙人饋贈,仍是不可能有。”

鄧太阿好奇問道:“人間無敵?”

徐鳳年猛然抽出涼刀,刀尖指向那一輪躍入人間視野的大日,“舉世皆敵!”

鄧太阿又問道:“你有?”

徐鳳年答非所問,“我北涼一直有!”

第380章武當山上無宗師

神道石階之上逐漸出現登山香客的身影,徐鳳年便悄然前往洗象池,脫去外袍,蹲在池畔清洗,若說截胡一事熟門熟路,徐鳳年做起這些活計,也絲毫不差。

昨夜那場驚心動魄的天人之爭,除了姜泥和李玉斧是被刻意拒之門外,仍是有幾位借宿武當的中原宗師或近或遠觀戰,有白衣練氣士遠在玉柱峰頂向此眺望,她大概是心存漁翁得利的念頭,畢竟張家聖人也好,新涼王徐鳳年也罷,誰死了,於她而言都是一番氣運大補。如果兩人皆死,她又僥倖能夠同時撐下兩份氣數,指不定人間就要多出一位真正意義上的陸地神仙,不但長視久生,而且不受天道束縛。

南疆三位頂尖高手盧玄朗、程白霜和嵇六安,聯袂站在一條懸空棧道上遠觀,目盲女琴師薛宋官緩緩而行,最終在半里地外站定。但當時距離戰場最近一人,是那襲紫衣。

就在徐鳳年在青石板上熟稔搗衣的時候,洗象池已經出現三三兩兩紮堆的江湖人士,如今中原公認武當山不僅是修行的洞天福地,更是習武之人體悟天心的風水寶地,所有聞訊而來的江湖豪傑,多是遇上武道瓶頸之人,沒事情就喜歡在這裡盤腿而坐,看瀑布,看潭水,看巨石,去想象上代掌教洪洗象曾經在此打拳、劍痴王小屏在此出劍、以及大宗師徐鳳年在此練刀,擠破腦袋也要爭搶位置,像極了香客爭搶頭炷香的情景。

徐鳳年無意間聽聞附近一夥人竊竊私語,貌似是一首童謠,“木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誰人能識破,買到揚州府”,據說是老涼王徐驍早就算到北莽百萬大軍叩關壓境,便未雨綢繆,已經將徐家從春秋豪閥搜刮而得的金銀財寶,都派遣拂水房死士傾力沉於一處隱蔽秘地,為的就是萬一徐家擋不住北莽鐵蹄南下,徐家也能憑此東山再起,繼續逐鹿天下。

徐鳳年起先還覺得好笑,可很快就聽出其中意味的不同尋常,心情沉重,廣陵道揚州府一直是富甲天下的中原頭等郡府,買到揚州府,寥寥五字,便給市井百姓無比直觀描繪出了徐家沉銀之巨。不但如此,聽這些人碎嘴閒聊,似乎連嫌疑本該最大的聽潮湖都直接忽略不計了,而是直接猜測青城山和臨瑤軍鎮兩地,這不得不讓徐鳳年悚然而驚,按照這些聽信謠言之人的說法,後者憑據是猜測徐家當年由李義山親手負責沉銀藏寶大小事務,那位死心塌地為徐家出謀劃策了一輩子的毒士,便使了個障眼法,明面上往流州不斷驅逐流民,混淆視聽,暗中勾結西域爛陀山,堪稱萬全之策。至於前者為何是涼蜀接壤的青城山,那些江湖人士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但是徐鳳年心知肚明,徐驍在青城山深處藏有六千甲士,這是在拂水房都沒有幾人知曉的機密要事,顯而易見,故意流傳這首童謠的角色,不但對北涼心懷敵意,而且對北涼軍政都有很深的滲透。

徐鳳年對於曾經禍亂春秋八國的讖語童謠,一向敬謝不敏,當初黃三甲正是這種事情開宗立派的祖師爺人物,幾乎讓所有帝王君主都感到焦頭爛額。徐鳳年沒有想到如今北涼也要遭此橫禍,倒不是說小小一首童謠就真能動搖北涼根本,事實上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