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部分(1 / 4)

小說:雪中悍刀行 作者:風雅頌

馬雲井縮了縮脖子,不敢答話。

這個叫陸大遠的男人環視四周,挺直腰桿,抱拳道:“這些年,我陸大遠感謝諸位照應!”

街道兩旁的所有老百姓都茫然,手足無措。

陸大遠將甲囊懸掛在馬鞍一側,然後嫻熟至極地翻身上馬。

不管接下來涼州關外這場仗是輸是贏,他陸大遠根本就沒想活著回到關內陵州。

十多年不披甲不摸刀,不殺個回本怎麼行!

馬雲井輕聲提醒道:“北涼老卒,按律可以佩刀上街。”

陸大遠挑了挑眉頭,終於褪去包裹長條的棉布,露出那把樣式老舊的戰刀,仔仔細細,懸佩在腰間。

陸大遠轉頭望向不可能跟隨自己一起去往關外的馬雲井,“如果我們打輸了,一切不談。如果打贏了,以後我兩個兒子若是還回陵州,你就告訴他們,他們爹既是個殺豬的,但更是徐家鐵騎之一!”

馬雲井使勁點頭,千言萬語,只有兩個字說出口,“保重!”

陸大遠斜眼道:“小兔崽子,當年我就知道數你沒出息,果然,到今天才當上個破爛都尉。”

馬雲井漲紅了臉。

陸大遠突然摘下那柄戰刀,拋給馬雲井,大笑道:“算了,老子反正都要用新涼刀上陣殺敵,看在當年你餵了那麼久馬的份上,這一把,送你了!”

馬雲井如獲至寶,這麼個漢子,竟是熱淚盈眶。

這柄戰刀,正是第一代徐家刀!

象徵著徐家鐵騎在春秋大地上的崛起,象徵著徐家鐵騎在中原版圖的所向披靡。

也正是先有那支徐家老字騎軍營,才會有如今的北涼鐵騎甲天下!

而這個男人正是出身于徐家老字營之一,滿甲營!

頭等騎卒,陸大遠!

這條街上的老百姓自然不會知道,大將軍徐驍在年老之後,還曾多次在清涼山議事廳對滿堂文武感慨,當年那個叫陸大遠的小子,打仗最兇,跟祿球兒有得一拼,真是不孬。

褚祿山就總要叫屈道,可那姓陸的傢伙次次都靠往前死命衝啊,從不講究兵法,肯定還是不如我。

袁左宗便會拆臺道,可人家硬是一次都沒輸過。

人屠便會點頭道,對嘛,像我。

然後某位年輕世子殿下就會出言譏諷一番。

在今年入秋前後。

許多陸大遠這樣的徐家老卒,都開始奔赴關外。

而他們,正是北涼鐵騎的脊樑。

此時陸大遠與馬雲井共同策馬出城,嘴中唸唸有詞。

那些年輕精騎都只聽到細碎聲音,不太真切。

馬雲井在把陸大遠送到城外驛路上後,目送離去,久久無言。

最終撥轉馬頭之時,馬雲井也默唸道:“我徐家滿甲營,偵騎四出遊曳,即為撒撥,結營不動為架樑……”

第384章大戟橫江

市井百姓,蓋房子是頭等大事,而寓意新房建成的架起橫樑,又是第一等大事。那麼一國州郡或是邊塞要隘,城池或是軍鎮建成之日,掛匾的寓意就等於尋常人家的起梁,故而意義重要。

今日涼州關外這座城便就到了掛匾的日子,沒有刻意挑選良辰吉日,而是在最後一面主城牆徹底完工之時,就一致透過決議,當日掛匾,不得延誤!並非督造建城的那一大幫北涼大佬不在乎,實在是形勢緊迫,顧不得那些錦上添花的事情。否則以北涼道經略使李功德領銜的那撥文官,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待了將近一整年,幾乎人人每天都要跟著將士役夫一同吃黃土喝風沙,投注了那麼多心血,豈會不想找個黃道吉日掛起那塊匾額?這種深厚感情,也許不比閨女出嫁來得少了。

這座城池的建造,可能稱得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不但規模猶勝西北第一邊城虎頭城,而且耗時更少,除去一萬大雪龍騎軍,以及“渭熊”“脂虎”兩支重騎軍九千餘騎,幾乎所有涼州邊軍都輪換參與城池建造,當然也徵調了關內涼陵幽三州所有軍戶匠戶青壯,加上絡繹不絕自己前往涼州關外的北涼百姓,建城人數始終大致維持在十數萬左右。歷史上所謂以舉國之力建造一座雄城巨鎮,往往還講究節約民力不誤農時,大多是“三十日罷,速建面牆”,然後斷斷續續歷時數年才得以竣工,可北涼這次幾乎耗盡清涼山徐家家底的大興土木,根本就是破釜沉舟一般的壯舉,僅是用以版築主牆的黃土,就挖空了城南龍首、虎尾兩座小山!

才清晨拂曉時分,李功德便和比鄰而居、擔任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