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了。”
太平令點了點頭,拎著木炭走到地圖上,但是沒有徑直走到涼莽邊境線上,而是在東線附近蹲下,畫出一個弧頂朝向草原內部的半弧,平靜道:“西楚復國牽制了離陽京畿之地的兵力,但是顧劍棠的動向傾向於南調,以及按兵不動,但這兩種傾向,並不意味著離陽就一定會袖手旁觀,保不齊離陽北涼就會冰釋前嫌。我們與事事想著佔據最大利益的離陽朝廷不同,一切都應以最壞的打算作準,那就是按照顧劍棠出兵北上以至於兩線呼應的糟糕局面來定,因此老將軍耶律虹材,以及赫連威武與慕容寶鼎兩位持節令大人,帶兵佯裝壓境,只要顧劍棠有魄力傾巢而出,那我們就拿出相應的魄力,且戰且退,然後退至在本人畫出的這條弧線上,到這裡為止,一步不可退!”
赫連威武點頭,慕容寶鼎默不作聲。
瘦骨嶙峋的耶律虹材看著那條弧線,沒有反駁。
太平令頓了一下,語氣平淡道:“接下來我們也有兩條線要打,不過不是同時,南線交由南院大王董卓全權處置,陛下不會干涉一兵一卒。但這之前,北線,就是咱們北莽的後院,交由大將軍拓拔菩薩,清理乾淨。物件,就是方才走出王帳那些人的各大草原部落。”
耶律虹材眼皮子跳了跳,緩緩抬起頭,沙啞問道:“陛下,當場殺了他們不是很簡單?”
北莽女帝笑著搖了搖頭,回答道:“太少了。”
第065章蜀蛟
有百餘白衣男女,一路悄然北上,先渡海再入蜀,採擷山巔雷電,收集無根陰水,降伏山魈精怪,超度遊魂野鬼,唯獨繞過尋常百姓,並不輕易現世,偶有跋山涉水的樵夫獵人撞上這一行神仙,也僅是驚鴻一瞥,誤以為撞見山川神靈,慌亂中趕忙跪拜致禮,壯起膽子抬頭之後,早已不見蹤影。這九十六位觀音宗仙師來自南海孤島,與北方扶龍系練氣士宗旨相異,從不攙和廟堂政事,偶有登上神州陸地,也是如這次一般野逸山林。觀音宗這次幾近傾巢而出,是開宗以來六百年不曾出現的稀罕光景,大奉王朝的開國皇帝曾經下旨恭請島主入朝為帝王師,觀音宗拒旨不受,差點引發兵戎,只是天高地遠海闊,大奉高祖悻悻然作罷。這趟北上,觀音宗不但島主親臨,六位長老中除去一位百歲老人逗留島上,負責看護觀音宗府門,其餘五位都跟隨隊伍,此外自島主以下有四個輩分,總計九十八位練氣士,聯袂往北而行,逢山跋山,逢水涉水,人人白衣飄然御風,有神仙之姿。
這一晚於舊西蜀某處深山野林稍作休憩,臨湖而停,遵循古法,以天為被以地為床,除了各自攜帶的輕便行囊,裝載有簡單衣物和粗劣乾糧,並無一樣累贅物件。觀音宗弟子男女皆有,不過略顯陰盛陽衰,大概是女三男一的模樣。觀音宗臨時駐紮的那座大湖,湖上有一座棧橋,岸邊有古老的晾架經幡,只是荒棄不知多少年,處處朽壞。月色之下,湖水熠熠生輝,如一大塊幽綠翡翠,大多數年紀不大輩分不高的練氣士都臨湖而坐,觀湖月而悟玄,與道教真人一入一品即指玄相似,修為艱深的練氣士“近水樓臺”,大多掌握一兩種指玄玄妙。
練氣士講究一個年少早發,開竅越晚,成材越難,少有大器晚成的情況,當代宗主便是在十六歲悟得指玄,此後一路坦途,境界穩固攀升,將近百歲高齡,卻童顏永駐,不過要論百年來觀音宗天賦最優者,還是那位十二歲得指玄秘術、二十一歲真正躋身指玄境的女子,只是當時陸地之上以年輕劍神李淳罡為尊,一柄木馬牛無堅不摧,竟是將這名驚才絕豔的女子硬生生打回了南海,此後至死也不曾踏足陸地,不過她在古稀之年終於尋覓到一位關門弟子,傾囊相授,如她這個授業恩師一般,那徒兒年紀輕輕便行走中原江湖,似乎比她這個師父要幸運些,尚未夭折,只是事實上也不過是一線之差,如果那位年輕藩王不是念著與觀音宗還有一樁三年之約,那就不光是奪走一幅陸地朝仙圖,這位暱稱賣炭妞的妙齡女子還得淹死在江湖中,她在幽燕山莊拐走徐鳳年一百多柄劍,結果還了觀音宗兩大鎮島重器之一的寶物,虧大了。只是不知為何,當她被指玄劍客糜奉節監視著送返海邊,忐忑不安地乘船回到宗內,在腦子裡想好的幾十個理由藉口,結果一個都沒用上,她只需喊一聲師姐的島主竟是不聞不問,更別說半句苛責了,直到現在再度踏入陸地,賣炭妞還是想不明白其中緣由,此時她跟師姐和一位得喊自己師伯祖的女子練氣士一起走在那古老棧橋上,大概是心虛,賣炭妞這次北上全無以往在島上的跳脫行徑,老老實實,乖巧得讓那一幫師侄們都感到匪夷所思。
賣炭妞的師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