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部分(2 / 4)

小說:雪中悍刀行 作者:風雅頌

背上,戰馬慣性前奔,傲然而立的樂章無意間望向山頂,沒來由泛起一股胸悶。

有一騎緩緩下山。

越來越快。

樂章身後的遠處,那把桃花扇被啪一聲合上,公子哥晶瑩素白手腕上系掛有另一端白鞘名刀的硃紅長繩,猛然間繃直。

一騎下山的同時,黑裘公子哥也敏銳察覺到被山上一人給盯上了,喃喃自語:“北涼還有這般不顯山不露水的高手?趙勾檔案處為何從未提及。”

樂章頭皮發麻,跟白天見鬼似的,驚嚇得魂飛魄散。

那一騎馬背上的人物雙袖飄搖,從袖口到手臂之間,攀附縈繞有無數紅絲,如同爬滿了鮮活猩紅的赤蛇。

當年,就有這麼一隻“纏紅繞蛇”的人貓,朝他樂章悠悠然騎馬而來。

被戳中軟肋的樂章瘋癲了一般,神情痛苦,蹲在馬背上,雙手十指鉤住頭皮,然後抬起頭,眼珠子佈滿血絲,咬牙雙手一拍,拍死了那匹戰馬,掠向那一騎。

山腳和驛路上的珍珠騎軍都下意識停下馬,留給下山那一騎和始終勢不可擋的不知名江湖武夫。

那一騎飄落下馬,繼續“前行”。

本以為起碼要纏鬥酣戰幾炷香的一對人,就那麼飄飄然擦肩而過。

雙袖猩紅愈發紅。

原來他手上多了一副從頭到腳剝下的鮮血人皮。

驛路這邊三百騎不約而同瞪大眼睛,目送手拎新鮮皮囊的殿下一掠而去,在那名不再搖扇的公子哥面前停下,隨手高高丟擲那張人皮。

這一幕,黃小快畢生難忘。

腰佩一柄尋常北涼刀的世子殿下,對上了那把不輸南華刀的“過河”。

第135章拋過河

潼門關兩位校尉面面相覷,韋殺青和辛飲馬的眼界,都要比尋常士卒要高出不少,就愈發震撼於世子殿下的殺人手法。寥寥幾樁一品高手力敵千百騎的事蹟,之所以稱之為壯舉,難就難在騎軍中往往隱藏有韋辛之流的軍中高手,江湖上以破甲數量衡量武品高低的規矩,其實並不準確,因為鐵甲畢竟是死物,披甲之人則是身負武藝的大活人,他們也有各自的氣機流轉。韋殺青眼角餘光瞥了一下陵州副將徐偃兵,這位手提無纓鐵槍的北涼王扈從不知何時策馬前踏了幾步,遙望驛路,槍尖隱約有幾縷淡紫色流瑩轉動,倒是另一位副將韓嶗山始終在他們身側,似乎也有些詫異,抖了抖馬韁,驅馬來到師出同門的徐偃兵身邊,輕聲問道:“怎麼回事?”

驛路上發生了什麼,指玄韓嶗山看得一清二楚,但這位槍仙王繡的師弟奇怪世子殿下是如何做到的。身具一品金剛境體魄的江湖漢子直面衝向殿下,結果被殿下硬扛了一拳,藉機讓赤蛇攀附那人全身,如冰雪消融於爐中火焰熊熊燃燒的爐子表面。金剛境界之所以被稱為金剛不壞,就在於體內氣機跟淬鍊出的體魄,兩者內外相融,天衣無縫。殿下雙袖佈滿密密麻麻的赤蛇狀紅繩,剎那間就堵住了那一品武夫的周身竅穴,加之那人失心瘋般不管不顧,不但奢望藉著蠻力掙脫開赤蛇,還要一鼓作氣絞爛紅蛇,身內本就堪稱氣象鼎盛的氣機如爐中添柴,沸水劇烈蒸騰,由於氣竅被阻,紅繩韌性遠遠超出想象,以至於爐身搖搖欲墜,承受不住沸水,當那武人原先只顧著迅猛出拳,一百餘記拳罡炸在殿下身上,仍是沒能砸死近在咫尺的敵人後,反而察覺到氣機跟體魄被強硬拆分之後,終於才恢復幾分清明,只是等他醒悟,已經來不及收手,這武人瀕死之前,也確有幾分讓韓嶗山刮目相看的血性,拼著身死,最後砸出雙拳,一拳在殿下心口,一拳在中丹田,便是韓嶗山也自認做不到殿下這般“穩如泰山”,可以說,是那過於自負的武人自己害死了自己,但殿下的紅繩以及讓拳罡泥牛入海的兩門神通,才是真正的關鍵。在外行看來,那一品武夫似乎都談不上是殿下的一合之敵,不過其韓嶗山深知中兇險詭譎。

徐偃兵一直盯住那搖扇公子哥,平淡說道:“嶗山,你有所不知,當初李淳罡傳授殿下兩袖青蛇,並不是那紙上談兵,而是實打實往殿下身上砸下了數百道兩袖青蛇,交由殿下一次次生死一線間,自行領會其中劍道精髓。殿下跟我說起過,當時除了學劍,其實也想著打磨武當掌教灌輸給他的大黃庭,用殿下的話說,拿兩袖青蛇敲打自己,不是什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而是以他山之玉用來磨石,有些暴殄天物。後來殿下被天象高手柳蒿師拔掉僅剩的一株大黃庭金蓮金幼苗,但柳蒿師確是拔除了幼苗枝筋蓮葉,但培植養育紫金蓮的那一方池塘仍在,最重要是根鬚仍存,殿下說僅憑他的內力,不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