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好去問一問當世百年最強手,本來差不多可以入城了,可姓王的竟然破天荒出城去了,反倒是把老夫晾在一邊,也無妨,等他回城就是。你是?”
道士平靜答覆:“小道龍虎山齊仙俠。”
老人哦了一聲,“聽說過,江湖上有小呂祖的說法。”
下武當後一直遊歷江湖的齊仙俠問道:“王城主是去攔阻來自西域的無用和尚?敢問前輩是?”
老人微笑道:“什麼無用和尚,是逐鹿山的劉松濤。至於老夫姓甚名誰,無關緊要,你只需知道世間仍有一劍,有望將王仙芝變成真正的天下第二。”
齊仙俠溫溫淡淡笑了笑。
老人手指鬆開長眉,“你雖是道人,卻也是劍士,老夫他日若是輸了,就由你跟上下一劍,十幾二十年後無所謂,只要別太久,久到王仙芝飛昇。”
齊仙俠輕輕作揖,然後轉身離去。
……
柳蒿師從未如此倉皇失措,像一條落水狗,五十年天象底蘊,半炷香不到的功夫,就成了過眼雲煙。確定那傢伙沒有追殺後,仍是一口氣掠出十幾里路才停下腳步,他這輩子哪裡想到自己也有成為驚弓之鳥的一天。武道進階,越是後面越是難如蜀道登天,行百里者半九十,三品到二品是一個大門檻,坐擁秘笈名師丹藥的門派豪閥子弟,大多數被攔在這個門檻之外,習武本就是極其吃苦的行當,既需要根骨天賦打底子,也靠滴水穿石的毅力,躋身二品,成為一般意義上的小宗師後,馬上就遇到一座更高的門檻,高到讓不少恆心不足的天縱之才都會知難而退,柳蒿師見過太多具有先天優勢的年輕人,不得其門而入,蹉跎到老,更別提一品四境的攀升,正因為知曉路途艱辛,即將登頂的柳蒿師才痛心疾首自己的跌境。恨意滔天的柳蒿師頹然坐地,雙手插入地面,十指成鉤,劃出一條條泥溝。
柳蒿師心神激盪緩緩趨於平穩,從袖中掏出一方小巧古檀盒子,小心翼翼開啟,開盒之後,露出一小枚丹藥,沒有香氣瀰漫,反而惡臭撲鼻,可柳蒿師卻鄭重其事地慢慢伸出雙指,試圖去拈住丹藥,這顆不起眼的刀圭餌,傳言脫胎於大秦皇帝出海訪仙而得的半張仙藥秘方,道教典籍有密言“既然不得刀圭餌,且留人間做地仙”,意思是若得此藥,便可飛昇,哪裡需要做什麼陸地神仙。柳蒿師當然清楚盒中餌藥沒有這等靈效,不過可以幫他穩固現有境界爭取到那一絲重返天象的天大機會。柳蒿師猛然縮回手指,蓋好盒子,站起身環視四周,仍然不放心,繞弧而掠,確定方圓兩裡之內沒有一人,這才盤膝而坐,吞下那枚刀圭餌,閉目凝神,逐漸進入“尸居龍見淵默雷聲”的境地。
“呵呵。”
輕輕兩字,在柳蒿師耳畔驟然響起,如同真真切切的炸雷。
……
王仙芝做什麼事情都不急,慢性子得很,但當這個江湖上聰明的人太多了,腳下捷徑多得亂人眼,到頭來腳踏實地的王仙芝反而成了異類,入主武帝城之後,他的境界修為始終在穩步上漲,他既不是當時最年輕的二品高手,更不像李淳罡在躋身一品境界後數年破一境,勢如破竹得無法無天,王仙芝也從未有過一步跨境的驚豔舉動,相比那時直追四大宗師的一撥武學奇才,王仙芝只能算是大器晚成,可在他成就金剛體魄之後,在同等境界之中,王仙芝就逐漸有立於不敗之地的趨勢,何況誰都沒有想到這個當年只配一旁觀戰的高大年輕人,大器晚成得如此之久,尤其是他徒手摺斷被譽為無堅不摧的木馬牛,更是讓王仙芝真正登頂江湖頂峰,那以後,直到被人習慣性稱作王老怪,王仙芝始終未嘗一敗。這個沉默寡言的老人,就那麼孤零零站在武帝城樓頂,冷眼俯瞰江湖,倒騎毛驢拎桃枝的鄧太阿傲然登樓,輸而下樓,讓趙家天子寢食難安的曹長卿登樓,也是輸而下樓,以至於到最後,少有人是衝著打敗這個老怪物去的,只是想著快些登樓就知足,如果僥倖能與老傢伙見上一面,討教一些武學心得無疑是意外之喜。王仙芝不喜歡這樣的江湖。
等待那小丫頭第二劍的武帝城城主挑了下眉頭,不知是驚訝還是怒氣。
她這一劍,讓王仙芝古井不波的心境泛起一絲漣漪。
劍開天門!
天開一幕,流華絢爛。
天門一柱轟然落地。
當另一根柱豎起,天門才算開啟。
疊手拄劍的姜泥面無血色,那柄大涼龍雀被她一寸一寸推入大地。
為了阻攔王仙芝前行,這女子竟然強開天門,顯然此門是為王仙芝而開,分明是要自作主張,送眼前這位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