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燕山莊的那場親手借劍,劉松濤瘋癲後的無用歌,以及親見城內天地併攏一線。當一個人手頭太過闊綽時,往往眼花繚亂,不知道應該珍惜什麼。
徐鳳年抬臂伸手一拂,好像是推掉了雜亂案桌上的一樣物件,“山嶽退散。”
不見武當,不見龍虎,不見徽山,不見所有名山。
拂退腦海中的天下山嶽之後,徐鳳年第二拂,“江海退散。”
不見春神,不見波陽,不見青渡,不見一切江湖。
第三次推拂,“城樓退散。”
不見襄樊,不見神武,不見太安城,不見一切城池高樓。
第四拂,拂退草木。第五拂拂退日月。第六拂拂退世上眾生。
這一剎那天地之間,徐鳳年彷彿煢煢孑立,仍然閉眼,卻在漆黑中“茫然四顧”,不知在尋找什麼。
等到徐鳳年以為就要無功而返的時候,卻駭然發現無法睜眼,如同練刀之前許多次午睡時遭遇的鬼壓床,如何都睜不開眼睛恢復清明,分明是誤入歧途的徵兆!以往有道門大黃庭傍身,徐鳳年修行路數不管如何駁雜,不管如何劍走偏鋒,根本不用擔心會淪落到走火入魔,可此時大黃庭已經蕩然無存,正是徐鳳年根基最為動盪不安的時刻,他又一時起意,想趁著與王仙芝巔峰一戰後殘存餘韻,抓住那一絲可遇不可求的明悟,希望可以一步登天,直接躋身天象甚至是陸地神仙的偽境,學練氣士去擷取那稍縱即逝的鳳毛麟角。欲速則不達,何況徐鳳年經歷過三次偽境,本該每次升境都更加如履薄冰,外人根本不敢想象有人會像徐鳳年這樣不知死活,無異於自尋死路。既然無法醒來,徐鳳年竟然在不知深淺的偽境中笑了,先前拂退山河,此時便慢悠悠一抱一攬漸漸收回所有山河景象,都說請神容易送神難,可徐鳳年發現在此境中完全顛倒乾坤,好在他也不急,按照常理,無論武道還是天道修行,都以心猿意馬為大忌諱,徐鳳年乾脆反其道而行之,放任自流。依稀之中,徐鳳年好似看到了懷捧布鞋的宋念卿被一眾心神淒涼的劍池弟子抬入一輛馬車,看到了一個腳踢頭顱的少女背影,看到了袈裟飄搖的僧人長掠而來,看到了白衣女子帶著一襲朱袍去而復返又去。
然後徐鳳年的“視野”瞬間拋遠千萬裡,既看到了一位年輕俊雅道士為人守墳。也看到了南海的潮漲潮落,一名中年劍客御劍劈波斬浪。還看到了一頭似馬非馬似鹿非鹿拾級上山,到了天師府門前。
最後看到了山清水秀的一個小村外,一個蹲在河邊痴傻發呆的幼齡稚童突然開了竅,靈氣四溢,回到村子見到一扇窗戶所貼剪紙的那一抹紅,稚童便心生莫名歡喜。
徐鳳年終於睜開眼睛,抹了抹臉,不知不覺已是滿臉淚水。
第091章事未了拂衣去
有一騎往快雪山莊而去,馬蹄輕靈,面容清逸的年輕騎士戴了頂紅狐皮帽,雙鬢垂下黑白相間的兩縷髮絲,腰間挎了一柄烏鞘短刀,一人一馬沒有急於進入莊子,而是沿著春神湖邊上的青石路板,下馬步行。
正值晌午,日頭溫暖,冬雪消融,湖水澄清如鏡,賞景行人絡繹不絕,快雪山莊的變故讓人目不暇接,傳出一連串小道訊息,當初真武大帝法相臨湖之後,先是雁堡少主李火黎領著六百里加急的緊急軍令,攜帶精騎扈從返回邊境,隨後是春帖草堂謝靈箴也離開莊子,尉遲良輔說是這位草堂的老前輩觀湖有所悟,要回蜀閉關,此生有望躋身天象境。東越劍池李懿白也說要去迎接恩師宋念卿,不知所蹤,快雪山莊原本想要憑藉選舉武林盟主這樁盛事提升山莊聲勢地位,三位正主相繼離去,就要成為整座江湖的笑柄,可徽山紫衣女子的橫空出世,一天之內連敗十六位成名高手,一時間風頭無二,隱約要趁勢一鼓作氣奪魁,讓許多都已經離開莊子在返程路途上的江湖人士,紛紛調轉馬頭車頭,湧入快雪山莊,無疑解了山莊的燃眉之急。
若不近觀細瞧,在這個人靠衣裳佛靠金裝的勢利年代,牽馬而行的佩刀遊俠兒在擁擠人流中並不起眼,能到快雪山莊的江湖人本就豪俠居多,大多借著門派背景或是自身名號在家鄉即便不能富甲一方,腰纏萬貫總是逃不掉的,湖邊沿途滿眼錦衣狐裘,不弄頂動輒幾十兩銀子的貂帽都不好意思出門跟人打招呼,眾多貌美女子都小鳥依人在豪俠身邊,眼光遊曳,暗中比拼身家,還一些個攜帶妻兒家眷出行的武林中人,這些人無疑底氣更足,多是江湖一二流大幫派的嫡系子弟,那些半點都不怯場的俏皮孩子,不顧爹孃叮囑,嬉戲打鬧,好似穿花引蝶,可能這些孩子自己都不知道朝廷上有官家子弟和將種子孫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