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許側身雙手拄著柺杖,神情恍惚道:“這輩子最大的遺憾便是沒有走近了看一看大柱國,去年過世的一位老兄弟就運氣好多了,景陽一戰,坑殺那數十萬降卒,他便離大柱國只有一百步距離,老兄弟閉眼前還唸叨這事兒,瞧把他得意的,都要沒氣了還要跟我們較勁。”
身邊那位一直被瞎子老許當作衙門小官的,輕聲道:“徐驍也無非是一個駝背老卒,有什麼好看的。”
一剎那。
瞎子老許頭腦一片空白。
他既然能活著走下累累白骨破百萬的沙場,能是一個蠢蛋?
在北涼,誰敢說這一句徐驍不過是駝背老卒?
除了大柱國,還有誰?!
瞎子老許那一架需要拐杖才能行走的乾枯身體劇烈顫顫巍巍起來。
最後這位北涼賴活著的老卒竟是淚流滿面,轉過頭,嘴唇顫抖,哽咽道:“大柱國?”
那人並未承認也未否認,只是喊了一聲瞎子老許:“許老弟。”
只見瞎子老許如同癲狂,掙扎著起身,不顧大柱國的阻止,丟掉柺杖,跪於地上,用盡全身所有力氣,用光了三十年轉戰六國的豪氣,用光了十年苟延殘喘的精神,死死壓抑著一位老卒的激情哭腔,磕頭道:“錦州十八老字營之一,魚鼓營末等騎卒,許湧關,參見徐將軍!”
錦州十八營,今日已悉數無存,如那威名日漸逝去的六百鐵甲一樣,年輕一些的北涼騎兵,最多隻是聽說一些熱血翻湧的事蹟。
魚鼓營。
號稱徐字旗下死戰第一。
最後一戰便是那西壘壁,王妃縞素白衣如雪,雙手敲魚鼓營等人高的魚龍鼓,一鼓作氣拿下了離陽王朝的問鼎之戰。近千人魚鼓營死戰不退,最終只活下來十六人,騎卒許湧關,便是在那場戰役中失去一目,連箭帶目一同拔去,拔而再戰,直至昏死在死人堆中。
其實,在老卒心中,大柱國也好,北涼王也罷,那都是外人才稱呼的,心底還是願意喊一聲徐將軍!
被徐驍攙扶著重新坐在木墩上的瞎子老許,滿臉淚水,卻是笑著說道:“這輩子,活夠了。徐將軍,小卒斗膽問一句,那徐小子莫不是?”
徐驍輕聲道:“是我兒徐鳳年。”
老卒臉貼著被大柱國親手拿回的柺杖,重複呢喃道:“活夠了,活夠了……”
魚鼓營最後一人,老卒許湧關緩緩閉目。
徐將軍,王妃,有一個好兒子啊。
我老許得下去找老兄弟們喝酒去了,與他們說一聲,三十萬北涼鐵騎的馬蹄聲只會越來越讓敵人膽寒,小不去,弱不了。
徐字王旗下,魚龍鼓響。
老卒許湧關,死於安詳。
第054章白衣送行
世子殿下騎白馬佩雙刀出城,身後便是一位魁梧武將領軍的百餘輕騎,只是當頭一駕馬車卻平淡無奇,馬伕是個清秀女子,連世子殿下都策馬而行,想必應該沒誰有資格坐於車廂。
出城十幾里路後,一百鳳字營騎弩兵便刻意拉開距離,遠遠吊著,那名武典將軍獨自策馬來到徐鳳年身邊,即便面對的是一位最近十年鋒芒最盛的北涼四牙之一,忠心毋庸置疑,呂錢塘舒羞楊青風三名大柱國膝下走狗仍然小心戒備,隨時準備出手,可見三人委實是懼怕徐大柱國怕到了骨子裡,生怕一點風吹草動傷著了世子殿下,他們就得趁早以死謝罪。
徐鳳年正在向九鬥米老道士魏叔陽請教那《兩儀參同契》精髓何在,看到呂錢塘三人的緊張作態,也不出聲,等到持戟將軍在馬上彎腰請示後,這才笑道:“寧將軍,讓你麾下兵馬跟在後頭,只是本世子不願吃灰塵,沒別的意思,別緊張,拉開一個半里路距離,真有險情,只是一個衝刺的事情,寧將軍還信不過鳳字營?這可是本世子的親衛營,每人都是從北涼各軍中百裡挑一出來的悍勇精銳,加上有寧將軍坐鎮指揮,萬無一失。”
這持大戟的武典將軍有個詩意名字,寧峨眉,卻生得五大三粗,一身橫肉,鳳字營清一色佩刀持弩的輕騎,唯獨他鐵騎重甲,手持一枝惹人注意的卜字鐵戟,更背有一個大囊,插滿了短戟十數枝,一看便知是個萬人敵型別的衝陣武將。
徐鳳年出城以前拿到手一份關於寧峨眉的戰功梗概,不得不去敬重驚歎幾分,寧峨眉是個戰場上的遺孤,被扛蠹的大將王翦撿到,撫養成人,王巨靈陣亡後,便繼承了義父的衣缽,只要給他一戟在手,僅是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的壯舉便做了數次,每次事後都要被大柱國以大功抵小罪,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