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1 / 4)

小說:初學記 作者:散發弄舟

【南安出 北朔薦】王褒《僮約》曰:南安拾慄採橘。注云:南安,縣名,出好慄橘。王逸《荔枝賦》曰:西旅獻崑山之蒲桃,北燕薦朔濱之巨慄。

【華林一株 燕地千樹】《晉宮閣名》曰:華林園中慄一株,侯慄六株。《漢書》曰:燕秦千樹慄,此人與千戶侯等也。

【秦王苑 漢帝園】《韓子》曰:秦飢,應侯謂王曰:“五苑之果,疏橡棗慄,足以活人,請發與之。”《三秦記》曰:漢武帝果園,大慄十五枚為一斗。

【華山麓 汝水灣】《華山記》曰:西山麓中有慄林,藝植以來,蕭森繁茂。酈元注《水經》曰:汝南灣中,有地數頃,上有慄山,味不併南安之實也。燕歲貢四百石,以充天府。水渚即慄洲也。

§賦

【後漢蔡邕《傷故慄賦》】樹遐方之嘉木兮,於靈宇之前庭;通二門以徵行兮,夾階除而列生。彌霜雪之不凋兮,當春夏而滋榮;因本心以誕節兮,挺青櫱之綠英。形猗猗以豔茂兮,似碧玉之精明。

【陳陸瓊《慄賦》】四時逸盛,百果玄芳;綠梅春馥,紅桃夏香。何群品之浮脆,惟此質之久長;外刺同夫枳棘,內潔甚於冰霜。伏南安而來清,列御宿而懸房;薦羞則椇榛並列,加籩則菱芡同行。金盤兮麗色,玉俎兮鮮光;周人以之戰懼,大官稱於柏梁。

§詩

【梁陸玢《賦得雜言詠慄詩》】貨見珍於有漢,木取貴於隆周;英肇萌於朱夏,實方落於素秋。委玉盤,雜椒糈;將象席,糅珍羞。

○梨第七

§敘事

《說文》曰:梨,果也,從木利聲。《漢書》曰:淮北榮南河濟之間千樹梨,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晉令》曰:諸官秩梨守護者,置吏一人。《尹喜內傳》曰:老子西遊,省太真王母,共食紫梨。《漢武內傳》曰:太上之果,有玄光梨。辛氏《三秦記》曰:漢武帝園,一名樊川,一名御宿。有大梨如五升瓶,落地則破。其主取布囊承之,名曰含消梨。何晏《九州論》曰:安平好棗,真定好梨。《廣志》曰:洛陽北邙張公夏梨,海內唯有一樹。有常山真定山陽鉅野梨,梁國睢陽梨,齊郡臨淄梨,鉅鹿槁梨,上黨楟梨,小而甘;新豐箭谷梨,關以西梨,多供御。廣都梨重六斤,數人分食之。又真定御梨,大若拳,甘若蜜,脆若凌,可以解煩釋飠肙。

§事對

【真定 廣都】魏文帝詔曰:真定梨大如拳,甘如蜜。郭義恭《廣志》曰:廣都梨重六斤,數人分食之。

【靈關 御宿】謝朓《謝梨啟》曰:味出靈關之陰,旨介玉津之澨。辛氏《三秦記》曰:漢武帝園名樊川,一名御宿。有大梨如五升瓶,落地則破,名含消梨。

【大谷 鉅野】潘岳《閒居賦》曰:張公大谷之梨,梁侯烏椑之柿。郭義恭《廣志》曰:有常山真定梨,山陽鉅野梨。

【生玄圃 種青田】王贊《梨頌》曰:太康十年,梨樹西枝,其條與中枝合,生於玄圃園,皇太子令侍臣作頌。《永嘉記》曰:青田村人家多種梨。有一梨樹,名曰官梨,大一圍五寸,恆以供獻,名為御梨。

【甘香 津潤】《韓子》曰:夫樹柤梨橘柚者,食之則甘,嗅之則香。左思《蜀都賦》曰:紫梨津潤,榛慄罅發。

§詩

【梁沈約《應詔詠梨詩》】大谷來既重,岷山道又難;摧折非所吝,但令入玉盤。

【梁劉孝綽《於座應令詠梨花詩》】玉壘稱津潤,金谷詠芳菲;詎匹龍樓下,素葉映華扉。雜雨疑霰落,因風似蝶飛;豈不憐飄墜,願入九重圍。

【後梁宣帝《大梨詩》】大谷常流稱,南荒本足珍;綠葉已承露,紫實復含津。

○甘第八

§敘事

周處《風土記》曰:甘,橘之屬,滋味甜美特異者也。有黃者,有赬者,謂之壺甘。崔豹《古今注》曰:甘實形如石榴者,亦謂之壺甘。《廣志》曰:有黃甘,一核。有成都平蒂甘,大如升,色蒼黃。犍為南安縣出黃甘。《荊州記》曰:宜都郡舊江北甘園,名宜都甘。《襄陽記》曰:李叔平臨終,敕其子曰:“龍陽洲裡有千頭木奴,及甘橘成,歲得絹數千匹。”

§事對

【平蒂 圓實】郭義恭《廣志》曰:成都平蒂甘,大如升,色蒼黃。胡濟《甘賦》曰:三秋迭運,初寒履霜;壺形既兆,圓實一煌。

【披黃苞 系丹實】潘岳《笙賦》曰:披黃苞以授甘,傾縹瓷以酌醽。劉韶《甘樹賦》曰:豐條翠葉,系以丹實。

【西平更生 東望共食】範甯表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