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漚澤 汾關】《呂氏春秋》曰:大昭又名漚澤。《水經注》曰:鶴雀津,汾關名也,介休之西南,俗謂之雀鼠谷。
【八門 六壁】《十六國春秋》雲:劉元海遣將攻西河城,築營自固。有八門,城高九尺。《後魏書》曰:太武帝討胡賊於六壁。城有六面,因以為名。已上汾州。
【紫川 黃谷】《水經注》曰:紫川水源出隰川縣東紫谷也;黃櫨水出隰川縣東北黃櫨谷。已上隰州。
【夏屋 仙都】《史記》曰:趙襄子北登夏屋,誘代王。徐廣注云:夏屋,山名。《水經注》曰:晉永嘉中,雁門百姓避亂入五臺山,見仙人為之先駈,因而不反,尋訪莫知所在。俗人以是山為仙都。已上代州。
【三會 九原】《水經注》曰:三會水東流入滹沲水,在定襄縣界。又云:三會水出九原縣西,其山經九原城。
【靈邱 聖阜】《後魏書》曰:天平二年置恆州,寄居秀容縣城,領靈邱等八縣。《水經注》曰:滹沲水東流聖人阜北。阜下有水,泉側石上有手跡,西又有二腳跡。已上忻州。
【葦州 梅嶺】《十三州志》曰:代郡故城,盧植說初置築時,方就板幹,夜自移西南五十里大澤中,自設結葦為九門。於是就以為城,周旋七里。今按:在飛狐縣界。《土地記》曰:鹵地東州四十八里有梅嶺焉。
【萊水 笄山】《周禮》曰:萊州萊水。鄭玄注:萊水出廣昌。《史記》:趙襄子姊為代王夫人,襄子殺代王,遂興兵平代地。其姊聞之,泣而呼天,磨笄自殺。代人憐之,號所死山為磨笄山。今按:在飛狐縣界。已上蔚州。
【如渾水 紇真山】《水經注》曰:如渾水。《水經》:方山又曰紇真山,夏積雪,鳥雀死者一日千數。
【熒臺 火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