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3 / 4)

小說:初學記 作者:散發弄舟

○淮南道第九

§敘事

淮南道者,禹貢揚州之域。又得荊州之東界。(《尚書》曰:淮海惟揚州。今按:揚州之東偏為江南道,南偏為嶺南道。又《漢書·天文志》曰:牽牛婺女為揚州分野。)自淮以南,略江而西,盡其地也。今揚州,漢廣陵郡,更名江都,吳王濞居之。廣陵厲王,江都易王並居之。廬州,古廬子國,烈王都之,南巢之地。(《尚書》曰:成湯放桀於南巢。)壽州,楚考烈王都之。

§事對

【南兗 東陽】《輿地志》曰:南兗州,宋文帝元嘉八年始割江淮間為境,居於廣陵。又曰:廣陵郡,楚漢之際為東陽郡。

【釣臺 輿浦】《西征記》曰:雷陂有臺,高二丈。《南兗州記》曰:以為吳王濞之釣臺也。《南兗州記》曰:輿浦朝夕恆淤濁。一朝清澈,太守範邈表以為瑞。已上揚州。

【射陂 鹽瀆】《漢書》曰:廣陵王相勝之奏,奪王射陂草田,賦與貧人。又云:鹽瀆屬臨淮郡。已上楚州。

【豐浦 包湖】《水經注》曰:江水北合烏江縣之豐浦,上通湖池。又曰:次得陰塘水,同受皇后湖。湖水連線包湖,西翼潭湖。

【橫津 洞浦】《吳志》曰:孫堅經略江東,揚州刺史劉繇遣將樊熊於糜屯橫津築擊破之。《魏志》曰:魏使曹休張遼伐吳,出洞口。酈元注《水經》曰:江上左對洞口江浦。已上和州。

【鵲甫亭 馬邱聚】《水經注》曰:鵲甫溪水西北流,經鵲甫亭南。《續漢書》雲:當途有馬邱聚,徐鳳反於此。

【禹聚 秦墟】《帝王世紀》曰:禹會塗山,揚州之域。當塗縣有禹聚。《水經注》曰:洛澗北歷秦墟,下注淮。已上濠州。

【廬國 舒城】應劭注《漢書》曰:廬江郡故廬子國。又曰:廬江六縣東有舒城。

【桐鄉 巢邑】《漢書》曰:朱邑為桐鄉嗇夫,廉平有恩惠。病且死,囑其子曰:“桐鄉人愛我,必葬我於桐鄉。”《左傳》曰:楚為疆城巢。《輿地志》曰:楚名為巢邑。已上廬州。

【趙屯城 周瑜廟】《水經注》曰:破虜磯東有趙屯城,內有倉。又曰:江水對雷州之北側有周瑜廟。已上舒州。

【羊頭澗 龍泉陂】《水經注》曰:肥水左合羊頭溪水,受芍陂,謂之羊頭澗。《伏滔正淮論》曰:彼壽陽者,視龍泉之良疇萬頃。

【鑊裡 鼓川】《吳志》曰:吳使孫綝大發卒,屯鑊裡。《水經注》曰:泚水東北右鼓川水。

【洞臺 隱室】《黃庭經注》曰:霍山下有洞臺,方二百里。有二門,其中有五香芝飛華之實。《水經注》曰:八公山有隱室石井。已上壽州。

【翻車 積布】《史記》曰:九江王英布於翻車水北,以築翻車城。《水經注》曰:江水又東經積布山南,俗謂之積布磯。

【黃石 青林】《水經注》曰:江之右岸有黃石山,江水經由其北,即黃石之磯。又曰:江水左得青林口,水積為湖,謂之青林湖。已上蘄州。

【蓼縣 蔣城】《左傳》曰:楚公子燮滅蓼。杜預注曰:安豐有蓼縣。又曰: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杜預注曰:弋陽期思縣蔣鄉城是也。

【弦子都 虞丘郭】《左傳》曰:楚人伐弦,弦子奔黃。《十三州志》曰:皸城,故弦子都也。《水經注》曰:弋陽郡東有虞丘郭,南有伍子胥廟。並光州。

【石城 天井】《水經注》曰:師水經石城山,山甚高峻。又曰:義陽郡南十五步,對門有天井,周百餘步。

【九塞 三關】《淮南子》曰:何謂九塞?大汾、冥阨、荊苑、方城、豪阪、井陘、今疵、句注、居庸也。《齊志》曰:後魏置平靖關於義陽,故云義陽有三關之塞。此其一焉。已上申州。

【楚邑 新城】《漢水記》曰:自漢口入二百里,得涓口,有村。入三百里得鄭城,楚邑也。《輿地志》曰:安陸縣東有新城,桓溫徵石季龍所築,南臨涓水。已上安州。

【龜頭山 龍驤水】《水經注》曰:舉水出龜頭山,又江之左岸,會龍驤水口。

【沌陽鎮 象山城】《水經注》曰:晉永嘉六年,王敦以陶侃為荊州,鎮於沌陽。《輿地志》曰:臨江數十里,象山上有城,吳江夏太守所居也。已上沔州。

§箴

【揚雄《揚州箴》】夭矯揚州,江漢之滸;彭蠡既都,陽鳥攸處。橘柚羽貝,瑤琨篠簜;閩越北垠,沅湘攸注。太伯遜位,其吳紹類;夫差一誤,太伯無祚。周室不匡,勾踐入朝;當週之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