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部分(3 / 4)

小說:抗日之血肉長城 作者:古詩樂

。可想要打破僵局,可憑軸心國在非洲的力量,卻又力有不逮。若是孤軍闖入印度的日軍,能把英國人逼從非洲抽兵,自然是再好不過。要不然,能牽制住駐印度原有的英軍,使之無法向非洲調動,也是對非洲戰場的有力策應。再往遠了說,一支數量可觀日軍在印度的存在,對於德意聯軍在控制非洲後,繼續向東挺進,也是有著無可估量的戰略意義的。

可這一切都得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日本一定要加大對印度方面的投入。深知日本人沒奶不認孃的本性的希特勒,便緊急召見了日本駐德國的大使。從德國總理府一告辭出來,這位大使所把希特勒所開出的條件整理出一份長達三千字的電文,發回了東京。應當承認,在需要的時候,納粹德國的元首,並不是個小氣的人。他所許諾的包括幾項日本先前曾屢求不得先進武器的圖紙在內的一欖子援助計劃,對為己方海、陸軍所列裝的重型武器與英、美相比差距甚大,而備感苦惱的日本人的誘惑力,無疑是致命的。。。

本來,想讓精明而吝嗇的日本人為德國火中取栗,光憑几張圖紙和若干武器樣品,還差著點火候。可當德國所伸過來的綁著糖塊的橄欖枝與不甘心在緬甸所遭到慘敗,一直嚷嚷著要雪恥復仇的日本陸軍在事實上成為盟軍後,一切又另當別論了。當然,日本陸軍省的大佬們對印度,至少是在現在,還是沒多少興趣的。他們所想的是,從東、西兩面對緬甸進行夾擊,重新合上被中國強力開啟的這道閘口。可要實施這個計劃,單憑蝸在艾爾藻的自保都勉強的三萬殘兵和四萬缺乏(如果不說沒有的話。)訓練的印籍新兵,無論如何是不夠的。於是乎,打著拿著別人給的薪水,替自己打工的如意算盤的日本人才會發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空運和與之同時啟動規模卻大了許多地海上地大運兵。至五月二十日為至,駐紮在泰國境內的日軍師團已增至四個,且東京還在不停發出調兵進入泰國的命令。一時間,因菲律賓等地戰事徹底地終結。而騰出手來的日軍。象潮水一樣湧向泰國。

嚴酷的現實,把首當其衝的中國人和再也沒坐山觀虎鬥的本錢的英國人,逼得重新座到一起。與從前同床異夢不同的是。這回中、英兩國對合作都顯得極有誠意,在經過一番短暫而激烈地折衝後,於五月二十七日在同古達成了以下三項協議:由英國皇家空軍負責為中國遠征軍提供切實地空中掩護;遠征軍派出不少於五個整師的兵力,協助英軍圍剿盤踞於艾爾藻地區地日軍及暴民;英國將緬甸委託給由中方全權管理,但一待戰爭結束,中方必須將其完整地交還給英國;在這份條約裡,中英雙方得到各自想得到地。也付出了各自應付出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稱同古協議是一份真正意義上地平等條約。應該是恰如其份的。

儘管從外交角度上來權衡。同古協議的簽訂過程已經是世所罕有的高效率了。可奈何。時下正在進行著的卻是一場瞬息萬變的現代化戰爭。就在同古協議問世的第五天,將要入印作戰的中**隊。堪堪在印緬邊境完成集結,已更名印度方面軍的日軍中原部就展開了大舉反擊。在將艾爾藻地區的防區交託給以印籍日軍為主體的守備部隊後,握指成拳的四萬多日軍傾巢出動,兵鋒直指恆河口。

讓日軍進至港口林立的恆河口沿線的後果,是不言而喻的。到那時,中原部背靠印度洋,不但可以援援不斷的從海上得到物資、兵員,既可以回師緬甸;又可能會溯恆河而上,進入印度最富庶的地區,真可謂是進退自如。希望日軍的目標是前者,卻也不敢完全排除後者的韋維爾上將,一面十萬火急的調兵遣將,對脫圍而出的日軍實施圍追堵截,一面連電催促仰光,要求中**隊以最快的速度透過艾爾藻,與英軍一道將日軍主力消滅在高原地區。在這種大背景下,程家驥所率的遠征軍西進兵團匆匆入印。

如程家驥所料一般,日軍守備部隊並沒有半點要正面決戰的意思,而是採用分段阻擊與全線騷擾相結合的戰術,企圖拖住中**隊西進的步伐。

憑河依山、節節抗擊的日軍固然讓人討厭,可對於既火力強大,又帶有兩萬多有緬族獨立軍改編的緬甸治安軍的隨行的西進兵團而言,還算不上什麼不解決的難題,只需把輕重型上火炮架上,把裝甲戰車一字排開,可勁的轟,再讓緬甸兵一輪輪的衝,也就是了。可無處不在,難分兵民的游擊隊,卻讓程家驥等一眾高階將領傷透了腦筋。雖說,此時中**隊對後勤系統的依賴程度,遠不如大體實現了摩托化的英軍、美軍。可供給線路不暢,後路不穩,總是一件兵家大忌。且不說,萬一戰事不順如何返回緬甸了。就是深入印度境內後,因為作戰物資的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