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聽得腦後風聲呼嘯,嚇得徐達慌忙低頭躲避,幸虧躲得夠快,才沒有被馬超的長槍刺中。但卻被刺中了盔纓,一下子就從頭上挑了下來,直讓徐達披頭散髮,落荒而逃。
“休傷我家大將!”
關鍵時刻,徐達的親衛兵趕了過來,數百人紛紛揮舞著手中的長槍奮力阻擋馬超,保護徐達逃跑。
徐達既走,洛陽軍騎兵陣腳更是大亂,雖有三萬之眾,但卻被馬超率領的槍騎兵殺的潰不成軍,死傷無數。馬騰看到城外的西漢軍潰走,便下令擊鼓出城,捨棄了被困在城中的史萬歲所部,一起向天水方向突圍。
這次戰役的目的畢竟是以進為退向南突圍,而不是與敵軍硬拼。狗急跳牆,若是把史萬歲的殘部逼急了眼,奮力死戰,本方也討不到好處。還是趁著洛陽軍陣腳大亂之際,突圍而走方為上策。
馬騰親自坐鎮中軍,秦良玉率領著白桿兵當先開路,馬鐵、馬休率騎兵隨後,蜂擁出城,緊隨著馬超槍騎兵的步伐,向南而去。馬岱與馬雲騄則一起殿後,護衛著三萬西涼騎兵及一萬步卒,順著驛道朝天水急行。
史萬歲在城中遭到了西涼兵的伏擊,一萬人馬折損了一半,被殺的暈頭轉向,正待拼命死戰,卻不料西涼兵突然出城向南而去。在慶幸天無絕人之路的同時,也不敢再追,只能豎起大旗,收攏殘兵。
徐達率部落荒而走,馬超也不追趕,提槍縱馬引領著麾下的槍騎兵直撲扼守著南下必經之路的楊素大營。馬騰督兵隨後,近四萬人馬安然無恙的突破了第一關,在茫茫夜色之中接近了楊素的大營。
聽聞史萬歲與徐達中了埋伏,西涼軍主力向南突圍而來,楊素大驚失色,只是苦於騎兵已經被楊林帶走,而徐達的騎兵又被殺的七零八落。只得下令本部人馬出營擺開鹿角、拒馬槍,拼死阻擋西涼軍,同時派人向朱元璋求援。
遠在二十里之外的朱元璋看了楊素的書信,皺眉自忖:“馬家騎兵在平原上戰鬥力太強,我方若無騎兵頂住,以步兵攔阻簡直是螳臂當車。反正此去武關千里迢迢,也不怕馬家軍插翅飛走,先讓楊素打一仗消耗西涼軍兵力,我率兵抄近道奔天水,利用段谷的山地伏擊馬家軍,定能獲勝。”
打定主意,朱元璋把楊素的書信投進了火爐之中,命徐達收集敗兵,連夜向南抄近道奔天水郡段谷方向而去,只留下了楊素本部與史萬歲的殘兵在武威附近對峙馬家軍。(未完待續……)
五百一十三 割須棄袍
夜色蒼茫,風沙如故。
武威通往天水的馳道上鹿角遍佈,拒馬林立。得到了徐達、史萬歲兵敗的訊息之後,楊素親自披盔掛甲,率部列陣阻擊,一面派人通知朱元璋速速增援。
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朱元璋的援兵遲遲未到,而隨著大地的震顫越來越激烈,數萬西涼鐵騎席卻已經卷而至。
“兒郎們隨我衝鋒,撥開鹿角,衝破敵軍的阻擊!”
明晃晃的火把照耀之下,馬超匹馬當先,長槍連續挑起好幾簇鹿角,直衝敵陣。五千虎狼之師人人奮勇,各個爭先,手中還有多餘長標鐵槊的藉著戰馬衝刺的力道狠狠的投擲進洛陽軍人群中,登時慘叫聲此起彼伏,死傷無數。
已經投完了標槍的悍卒則揮舞著手中的長槍,跟在馬超身後奮力挑起鹿角,拋向洛陽軍陣中,為後面的同伴開路。
由於涼州境內都是一望無際的平原,易守難攻,最利於騎兵馳騁。馬蹄腳下是馳道還是曠野對西涼鐵騎根本毫無影響,漫山遍野席捲而來,千餘騎並排衝鋒,聲勢驚人。瞬間就撥開鹿角,衝進了洛陽軍的方陣之中。
看著洶湧而至的西涼鐵騎,楊素身邊既沒有騎兵,又沒有萬人之敵的猛將,只能硬著頭皮親自督戰,拔劍高呼:“放箭,列拒馬槍,給我頂住!”
聽到了楊素的命令,後排的洛陽軍紛紛彎弓搭箭朝衝過來的西涼鐵騎放箭,只是多數羽箭都被擊落或者射空。拒馬槍還沒來得及豎起,就被馬上的騎士砍翻在地,根本阻擋不住西涼軍的衝鋒。西涼鐵騎所過之處。洛陽軍盡皆被踩踏在馬蹄之下,僥倖躲過的也不敢再戰,紛紛潰走。
“那穿著銀灰色長袍,頭戴藍色幘帽,留著長鬚的人就是洛陽軍主將楊素!”西涼軍中有眼尖之人在亂軍中識得楊素,大聲提醒馬超。
“楊素老賊,納命來!”馬超大喜過望。長槍翻飛,殺開一條血路,直取楊素。
看到馬超來勢洶洶。無人能擋,楊素嚇得魂飛魄散,撥馬就走。馬超哪裡肯舍,催馬舞槍。奮起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