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2 / 4)

靠的早。又與劉伯溫一同收復了鄱陽郡,後來又建造水師,屬於於無聲處聽驚雷的那種,分量一點也不比以上三人輕。

而且劉辯認為,對於武將來說,現在還只是征程的開始,他們的爵位需要一步步的靠戰功來累計,絕不能一步到位,否則就會失去了鬥志!

“御將之道。譬如養鷹。飢則依人,飽則颺去!”

劉辯莊重的坐在龍椅上,在心裡默默唸叨這句為君之道。心中已經對眾武將的官職有了分寸。

當即傳下金口玉言,加封岳飛為平東將軍。魏延為平北將軍,秦瓊為平南將軍,甘寧為平西將軍。此四人為武將之首,於朝堂之上領銜諸將。

當然。魏延還要兼職擔任北海太守,甘寧也要兼任豫章太守。並且總督水軍,自然不能在金陵城久留。待登基大典結束之後,二人就要快馬加鞭的各自返回屬地,肩負起防禦重任。

花榮因為跟隨的最早,又屢有放冷箭之功,位居四平將軍之下雜號將軍之上,獲的封號護軍將軍,掌禁兵六千,駐紮在金陵城內,負責守護都城的安全。

李嚴也因為跟隨的較早,而且治理鄱陽郡有功,是除了甘寧、魏延之外的第三個地方太守,也被加封了一個介於四平與雜號之間的將軍,獲得封號軍師將軍、領鄱陽太守。

其他眾武將,徐晃、廖化、周泰、關勝、林沖、蔣欽、凌操、楊奉等人,或者因為加入的比較晚,或者因為功績比較少,各自獲得了一個雜號將軍的封號,大多都是伏波將軍、討逆將軍、破虜將軍、奮威將軍這樣的封號,實權不大,只是一種榮耀。

當然,身為天子的劉辯手中現在也才只有五郡之地,馬步騎兵七萬,水軍一萬,治下百姓一百五十萬人,區區一個雜號將軍自然不會有太大的實權。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全部封賞完畢,天子手下的文武大臣齊齊跪地謝恩,山呼萬歲。

封完了嫡系人馬,那些個派遣使者前來朝賀的諸侯也不能冷落了他們,就算不能讓他們真心實意的臣服在自己的腳下,也要保持名義上臣屬的關係,至少不能是敵對的狀態。

於是劉辯再次傳下金口玉言,加封公孫瓚為幽州牧,賜爵薊候、拜衛將軍;曹操為豫州牧,賜爵譙候、拜前將軍;陶謙為徐州牧,賜爵下邳候,拜後將軍;韓馥為冀州牧,賜爵鄴候,拜左將軍;馬騰為涼州牧,賜爵武威候,拜右將軍。

以上總計五人,俱都加封為州牧,暫且不管你們有沒有實權,我先把職位封給你們,能不能拿到手就看你們自己的本事了。這樣劉辯自己也能混個名義上的天子,至少有五個州的州牧在名義上都是自己加封的,哪怕是畫餅充飢,在當前的情況下,也必須畫出這張大餅來!

得了州牧的封賞,儘管有名無實,要想獲得實權還要自己去爭奪,但至少有了一州之牧的名義。對於諸侯來說,這也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大喜事!

當下,徐州牧陶謙、公孫瓚之子公孫續、曹操之子曹昂、韓馥之弟韓通、馬騰之子馬鐵,俱都喜出望外,笑逐顏開,一起跪倒在大殿之上,叩首謝恩。

“謝天子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以上各路諸侯比較容易冊封,唯一讓劉辯感到棘手的是劉虞和劉備。

劉虞是漢室宗親,而且也是劉姓諸侯之中唯一拒絕封王的地方大員,而且不遠千里的派兒子來參加登基大典,算是給足了劉辯面子。按照正常道理來說,劉辯必須要優待劉繇。

但劉虞的競爭對手是公孫瓚,而且之前劉辯與公孫瓚立下了“白馬之約”,用幽州牧的官職換回一萬匹戰馬,現在還有五千匹沒有兌現,所以只能把幽州牧的職位封給了公孫瓚。

為了安撫劉虞的劉和,劉辯又宣佈任命劉虞為兗州牧、賜爵昌邑候,並且加了一個位同三公的太傅職位。

反正我把兗州牧封給你了,你要是不願意呆在幽州和公孫瓚鬥,你就帶著人馬南下兗州,接任州牧吧,而且朕給你賞了一個比肩三公的“太傅”之位,也算蠻對的住你們父子吧?

“謝天子隆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聽完了天子的封賞,劉和跪地謝恩。

心內卻是五味雜陳,說不出高興也說不出失望。如果說失望,人家天子給老爹封了一個位比三公的太傅之位,又加封為昌邑候,這可是一個大縣城,是山陽郡的治所。

但卻又高興不起來,用一個有名無實的兗州牧之位換走了現在實際擁有的幽州刺史之位,其實一點光也沒佔到。更要命的是老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