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灘街區上,一間大門並不寬敞的裁縫鋪前停下車,也並沒有門童出來幫葉若拉開車門,這間裁縫鋪普通的從外面來看,就和夜市小街上的小裁縫鋪沒有多少區別。
但是,當葉若帶著餘知音走進去裡面以後,即使是見識如餘知音,自己家裡也簡直就是古董天堂的餘知音,都是一下感覺有些小震撼。
這裡的一切,都讓她感覺一下去到了一百年以前。當然不是指裝修風格,而是說,這裡的裝修還是一百多年前的裝修,沒有變過,甚至更久以前就沒有變過了。裡面很多的擺設,經歷了這麼久的歲月,本身就已經是一件古董了,何況它們本身有些,在一百多年前,第一次擺在這裡時,就已經是一件古物了。
到這裡,感覺跟到了她自己家裡似得。因為她自己的家裡,也是這樣感覺。被她爸爸的各種古董收藏品給擺滿了感覺,而且她們家住的房子,也是這樣的老房子,但是,卻是裡面重新裝修過的,雖然風格沒變多少,可是,畢竟許多材料都是用的新式材料代替過的,還是有些遺憾的。不如這樣原汁原味儲存的這麼好。
店裡並沒有多少人。大堂裡,也就只有一個侍者站在櫃檯後等著服務進店來的客人。
顯然,這樣的店鋪,並不是面向大眾的,甚至不是面向普通的精英階級的。
只有真正的社會頂尖層次的人物,才能夠在這裡消費的起。
為此,餘知音不由的對一些地方,有了她的好奇道了:“這樣的地方,不會隨便對外提供服務吧。是不是需要像是俱樂部一樣,需要是會員或者老主顧才能提供服務。你是這裡的會員?”
餘知音問起這個問題,葉若頓時知無不言的對她道了:“你也看得出來,我穿衣比較隨意,我當然不是這裡的會員。不過,店家給面子,一知道定製衣服的人是我,他們就願意破例了。”
聽到葉若這樣說,餘知音是既不意外,也感到意外。
不意外的是,果然,葉若不像是這裡的熟客呢。
意外的是,葉若的面子,會大到這種地步,別人只是知道是他來訂衣服,就願意打破這種百年老店的所謂規矩,為他定做衣服。
即使是她,雖然不經常自己買衣服,但是都是聽媽媽抱怨過,像給她身上的襖裙提供剪裁的店鋪,比較固執,不是隻是多給錢,就能解決許多問題的地方。但是,就是這樣的地方,卻是願意為葉若破例。
這顯然是靠的是葉若的聲望了。
葉若在華海的聲望,高到何種地步,就可見一斑了。
之前站在櫃檯後面的侍者,見到葉若和餘知音的到來,他此刻才是走了過來,來到兩人的面前,先是立定。立定之後,然後才是不慌不忙,紳士氣度非凡的伸手示意葉若和餘知音道:“葉先生,今天小店就只服務您一位客人,所以,請一號房間試衣吧。您幫這位小姐定做的服裝,已經在裡面準備妥當了。您先試衣。有任何覺得不妥當的地方,請您搖鈴,我會馬上出現,聽候吩咐。”
“有勞。”葉若微微點頭,優雅的比那些留過洋回來的所謂歸派學者還要嫻熟,然後葉若等著侍者過去幫他開好了門,葉若才是挽著餘知音走了進去,之後侍者又是畢恭畢敬在葉若的身後,極為體貼的幫葉若把試衣間的大門關好。
進去了試衣間裡面,房門被侍者親手幫著關上之後,就只剩下她和葉若兩個人了,餘知音才是感覺自在一些的了,對葉若道了:“在這裡定做衣服,一定要花很多錢吧。看這家店的氣質就是能夠知道,比我們家在燕京認準的那家老店要正宗多了。自然,花費不會低吧。”
餘知音問起這個,葉若才是道了:“以前並不多高。以前的華海,也就因為是靠海,所以這些外灘的商行,都多是洋行。但是,你也知道近代史,咱們國家幾十年前的經濟發展水平並不高,所以以前這樣的老商行,價格也很親民的。但是,這二十年的經濟高速發展,才是造成了商行的經濟發展策略的分化,商行又恢復了洋行時期的三六九等。其實,我是對這些並不感冒的。就像洋人說咱們無貴族,咱們也能夠說他們無歷史一樣,各有千秋,實在沒必要妄自菲薄。我帶你來這裡,可不是衝著這裡的高檔氣質來的,而是,只有在這裡,我才能幫你訂購到你習慣穿的衣服。別的地方沒有。”
聽到葉若的解說,他說的很詳細,讓她一下就是沒有了任何的疑惑,可是,餘知音卻是並不感到欣喜,卻甚至是微微抿著嘴唇的對葉若抱怨道:“你要不要這麼實誠啊。你偶爾吹個牛,給我製造點小浪漫,我也不會揭穿你的。哪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