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部分(3 / 4)

小說:入世花都 作者:左思右想

頭的雜念。而人在沒有雜念的時候,無論學習什麼東西,速度都是飛快的。懂?!”

“你早這麼說啊!”王磊拍手道:“你的意思是,這樣一來,沐沐她以後練琴的效率就能更高更快?”

“主要是對琴道的探索,這不是練琴兩個字就能概括的。”

“好吧,雖然不怎麼聽得懂,但總感覺很厲害的樣子……”

廖煌和唐心對視一眼,決定不跟王磊這個文盲說話了。

古琴之音,最大的特點就是“靜”,所以才有“大音希聲”這種說法,而這種“靜”,首先就要要求撫琴之人需要有安靜的心境。

現在人心浮躁,一切全寄予速成,那這心又如何能靜的下來?心靜不下來,又如何能夠彈出琴的神韻?

其實對古琴來說,達到足夠的境界之後,音反而是最不重要的東西。

陶淵明曾說過: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音。

白居易也有詩云:入耳淡無味,愜心潛有情。自‘弄’還自罷,亦不要人聽。

九州古代的‘弄’琴大師,一直提倡琴音講究中正平和,而不去追究聲音華美富麗的外在效果,而現在的社會,早已失去了這種傳統,甚至反其道而行,劉沐沐長久以來無形之中受到現代音樂的干擾,當然會影響她對古琴的領悟。

這時,劉沐沐睜開了眼睛,一句話也沒有說,而是雙手再次按在琴絃之上,重新彈奏剛才那一曲《梅‘花’三‘弄’》。

這一次,連王磊都愣住了。

以前劉沐沐獨自在練琴時,王磊經常就坐在一邊打遊戲,對於她彈這首《梅‘花’三‘弄’》,也不知道聽了幾十幾百次,但是從沒有一次,能夠像現在這樣,讓他聽的入神。

好像,真的是置身於冰天雪地之中,一株梅‘花’含苞‘欲’放,傲霜鬥雪,就在眼前。

不過這種感覺只有短短的幾息之間,接下來的琴聲,就又恢復到了之前的水準。

劉沐沐也感覺到了,雙手輕按琴絃,止住琴音,嘆息一聲:“看來我的感悟還是不夠深啊!”

然後她站起來,對著廖煌和唐心深深一躬,感‘激’的道:“廖小弟,心心,謝謝你們,直到今天,我才隱隱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琴道,是你們幫我開啟了這扇我一直尋覓不到的大‘門’。”

唐心笑道:“別謝我,跟我沒關係,都是煌哥哥的一指之功。”

廖煌則道:“嫂子,你與琴道方面的確很有天賦,只是被浮華‘蒙’蔽了雙眼,一葉障目而已。今日開悟,從今以後,相信你的琴道會更上一步,不過再好的天賦,都還是需要苦練的。而且琴之一道,不光需要苦練,更需要感悟。”

“苦練我是知道的,但是感悟要怎麼做?”

廖煌笑笑,道:“古人說過,昔聖人之作琴,天地萬物之聲皆在乎其中。嵇康也曾著書言道,眾器之中,琴德最優。所以琴一直被視為君子之器。嫂子你想要提高你的琴道,不光要勤練,更要多看,多想。昔年俞伯牙學琴之事,嫂子應當聽說過吧,可以為鑑。”

劉沐沐低頭沉思了一會,恍然道:“回去以後我就試試!”

王磊奇道:“俞伯牙又是哪路神仙?”

在場三人都鄙夷的看了他一眼,拜託,文盲都有聽說過“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好不好?

昔年傳聞俞伯牙跟成連先生學琴時,雖然勤奮,但始終難以突破。於是有一日,成連先生便將他帶到蓬萊仙境,自行離去。俞伯牙站在海邊,聽到海‘浪’洶湧的擊打礁石,天空當中群鳥長鳴,終有所悟。

這便是道家所言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大道三千,殊途同歸,琴道也是一樣,彼此之間有很多的共通之處。

廖煌道:“對於琴道我不是很瞭解,但也知道,只有達到了‘聲情並茂’的境界,才算是正式的進入了大師一級的‘門’檻。”

劉沐沐仔細想了想,點頭道:“我明白了,謝謝小弟,我會努力的!”

廖煌呵呵一笑,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而是招來服務員,讓他們起菜。吃飽喝足以後,劉沐沐因為焦尾琴的和古琴譜的事情,還要在帝都逗留幾天,王磊自然要留下來作陪,於是廖煌就跟唐心擁‘吻’告別,自己駕雲回到了魔都。

回到創想大學時,剛好是下午兩點出頭。廖煌回到寢室,發現寢室裡一個人都沒有,看看‘門’後面貼的課表,原來下午有大課,那三個逗比應該都去教室了,於是他拿著課本前往了上課的大教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