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林小子倒不愧為那兩位的兒子,在這屆的春闈裡拿下了會元,且倒也沒和春闈案扯上什麼關係,想來是很好的一個小子。”
“既然你也覺著是好的,怎麼封兒還和林小子起了衝突?我聽說李徹為此很是惱火,竟是沒給封兒留面子,當著梅尹的面在刑部大堂上就動了手將人帶走了,真是成何體統!”
皇后聽著這話卻也不太敢接,不知道太后這句成何體統說的是自己兒子三皇子李封還是小王爺,便不敢貿然開口,只是低頭聽著。
“說到底,這老林家於我們家是有恩的。”太后緩緩地吐出了這句話,語氣跌宕起伏,像是想起了從前的事情。
“這做人吶總是不能忘了本,當年林小子和劉丫頭幫了我們李家很多,是我們欠了他們的。就是你,當年還是劉丫頭救下的,不能吃著苦的時候念著人家的好,如今富貴了就拿人家孩子出氣。這不該是天家的作為,傳出去,世間的百姓們又該怎麼看待我們?”
當年陛下出徵,回孃家借兵的皇后半路被敵人劫走。那時候周的形勢還不好,一時半會根本調不出兵來,否則也不需要行險讓皇后回孃家借兵了。
調不出兵力去打,因而皇后很是吃了幾年的苦,原本還要再遲上幾年,還是林將軍夫婦始終惦記著此事,最後險之又險地勉強將皇后救了出來。
那次行動危險係數極高,太后年歲大了總是喜歡提當年的事情,很是講究因果報應,因而對三皇子這番做派很是不滿。
皇后心裡也清楚,自己這個兒子性情跋扈了一些,行事多有些乖張,很是不討陛下和太后的歡心。
可她心裡也有自己的苦處和難處,“可盈兒他死活不肯繼承大統,如今李允為太子,數次行監國權,陛下又整日鍾情淑貴妃,對七皇子李多有恩寵,封兒他心裡難免不是滋味,性情也就乖戾一些。”
皇后雖然知道自家兒子做的不好,但畢竟她就只這兩個兒子,大兒子常年在外,只有三皇子一人陪伴身邊,陛下對自己又多有冷落,不免對自己兒子過於恩寵放縱。
太后聽著這話卻是動了怒氣,臉上的慈祥一掃而空,滿面寒霜衝著皇后訓斥了起來,“盈兒掌著富饒之地,允兒母親死得早,說到底也是你的兒子,你又在和哀家數落什麼?”
幾位老嬤嬤見太后動了怒,便都悄無聲息地齊齊退了出去,面無表情,只當作什麼都沒有發生。
“這些年來陛下多忙於政務,朝中士族權利過大,多年也未解決,這些事兒你幫不上忙,自家的子女就該你多多管教。你那個好兒子,平日裡走馬弄鷹,這幾年總算知道積累學習,卻走得是這等下作的路子,又怎麼讓陛下喜歡的起來?”
近幾年來,三皇子漸漸長大,總算也是學會了招納門客,只是經驗尚淺,行事偏頗了一些,在春闈案中份額不小。
此事不僅陛下不怎麼高興,如今看來這位太后也是多有不喜。
比之小王爺的替陛下分憂解難,這位三皇子分明就是搗亂嘛。
對比之下太后當然對此有些不滿,此刻皇后還在和自己鬧,說覺著陛下不寵三皇子,她又怎麼能不惱怒呢?
只是這位皇后也是可憐人,昔年戰爭的時候為了給自己兒子借兵,在敵人那裡遭受了幾年的牢獄之災,如今陛下也的確有些冷落她,看著她被自己一兇,眼淚都快掉了下來,心中也大是不忍。
便又出言勸慰道,“這恩寵是陛下給的,也是他自己掙的。你來和哀家鬧又有什麼用呢?若是他好學一些,聰明一些,不總是做這些丟面子的事情,陛下自然也不會厚此薄彼。”
皇后聽著心中暗喜,知道太后雖然嘴上還是批評著三皇子,但實際上已經心軟了,一定會為他爭取一二。
自己若是再哭喪著臉只會掃了太后的興致,便振作了一番,稍稍抹了抹眼睛,重新笑起來繼續陪著太后聊。
“況且此事允兒做的也讓人不大舒服,徹兒已經言明瞭只會替陛下分憂,皇子之間的事情他概不會插手,允兒卻是藉著林小子的關係,要把葉王府綁在林小子身上。現今林小子和允兒交好,和封兒交惡,徹兒便被拉到了他那邊去。如此手法卻是不大地道。”
第六十五章 皇宮裡(中)
皇后聽著欣喜之際,太后的話還在繼續。
“待得來月的殿試結束了,我讓陛下出面尋個由頭,讓封兒和徹兒還有林小子好好聚聚,這兩家昔年也是交情匪淺的,有什麼誤會就坐下來解決嘍。這般動刀動槍的做什麼?”
一聽太后這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