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的半決賽,決賽就在今天,馬上開始。”
鏡頭定在鮑菲的臉上,但只是吝嗇地一晃就過去了。電視臺記者們都是些勢利小人,他們的鏡頭從來只對準勝利者,不過朱莉婭從那張平靜的笑臉上已認出了18年前的鮑菲。她也來了興趣,便到餐廳端來蘇打餅和甜蛋卷,偎在羅伯特的懷裡慢慢吃著,等著決賽時刻的到來。
8名運動員還沒露面,但賽場氣氛一直在升溫,幾乎就要爆燃了。
田延豹看看手錶,距穆明離開這兒只有10分鐘,而他似乎已過了一個世紀!在他的人生經歷中,大多是作為運動員來體驗賽前的焦灼,沒想到告別賽壇後,作為一名觀眾,他仍是難以自制。
播音員正用英語播送著有關百米競賽的知識性資料,看來只有她沒有感受到賽場的沸騰。她的聲調平板舒緩,在賽場上悠悠飄蕩,就像是睡夢中趕都趕不走的聲音:
“1884年,美國正式舉行首次百米比賽,托馬斯·伯克以11秒2獲得冠軍。1888年,美國人查爾斯·謝里夫發明了跪式起跑。1896年,在雅典舉行的現代首屆奧運會上,托馬斯·伯克以12秒獲百米冠軍,這是第一個手動記時的奧運百米紀錄。1908年,南非雷金納德·沃克首次突破11秒大關。1968年,美國吉姆·海因斯首次突破10秒大關,成績為9。95秒。
“1968年洛彬磯奧運會正式使用電動記時,海因斯的9。95秒即為第一個電動記時的紀錄。男子百米最高紀錄為加拿大選手多諾瓦·貝利於1996年7月27日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創造,時間為9。8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