琰的無理提問更是沒有隨意應付或者一笑了之,蔡琰心中十分感動,以將軍之才掃平亂世當易如反掌,現在明天子在上,雖然由權臣當道,但是聖上本身天資聰慧,將軍也是知道的,若是多加培養,乃是一代明君,將軍心懷社稷黎民,何不當那周公呢?更何況將軍此來長安的目的不就是要把聖上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嗎?只要將軍能夠舉三州之力輔佐聖上,則天下可定,將軍以為如何呢?”
太史慈聞言一呆,這才明白蔡文姬的意思,在剎那間,太史慈敏銳地把握到了蔡文姬的矛盾心態,一方面,蔡文姬看出來自己的確是個可以掃平亂世,給天下以太平的人,但在另一方面蔡文姬又很不希望自己改朝換代,問題是蔡文姬心知肚明太史慈的才能要比其他人好的太多,至於漢獻帝這個小孩兒當然更沒有辦法和太史慈相比,若是以皇帝論,太史慈絕對是個出色的好皇帝,可惜蔡文姬卻難以接受這一點,哪怕太史慈乃是皇族出身,蔡文姬都可接受太史慈當皇帝的事實,因為漢代本就有不少的皇帝是權傾朝野的女後從其他皇族那裡選出來的。
在這種矛盾的心情下,蔡文姬才會有此提議,要太史慈當週公,輔佐漢獻帝重振大漢的威嚴。太史慈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