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3 / 4)

小說:東萊太史慈 作者:溜溜

太史慈微笑著向出城迎接他的人群招手致意。身後同樣受到禮遇的大軍臉上都掛著榮幸的笑容。外表只有中人之姿的于禁則保持著一貫的謹慎,絲毫不受外界的影響。

太史慈身邊的郭嘉出奇地沉默,顯然在觀察這一切新鮮的人和事。

待到城門口時,管寧、伊籍、王豹、高順等人各個翹首以盼,顯然是苦候多時。

太史慈跳下馬來,向眾人走去。

王豹與太史慈感情極深,大踏步地迎上前去,翻身便拜,激動道:“主公……”

太史慈一把拉起他來,仔細看著這墨門的傑出人物,見其日漸沉穩,心中大慰,雖然自己遠在洛陽,但強大的情報系統令太史慈對青州瞭如指掌,更知道文武全才的王豹操勞甚多,此刻心生感慨,對王豹點頭道:“這些日子可辛苦你了。”

王豹大感尷尬道:“屬下何德何能敢配此讚譽,要不是有主公的威德,青州豈會如此的安寧?”

太史慈莫測高深地一笑,不再言語,管寧知道太史慈的心意,走上前來,先與太史慈見過禮後,意味深長地對王豹說道:“主公說得有理,王豹將軍的學校辦得不錯,頗合主公五德終始說新解的精益,這事情你我二人容後再說。唔……我看這臨淄也要重修稷下學宮,分立五院,就叫做五德院。”

王豹也是饒有才智的人物,一聽管寧這話,立刻雙眼放光,心下計較其中的深意。

太史慈拍了拍王豹的肩膀,向高順等人走去,親密地打著招呼,隨即注意到臧霸和他身邊的一個魁梧的大漢。微笑道:“宣高兄,辛苦你了。”

臧霸與太史慈早就是無話不談的關係,更是在臨淄與太史慈生死與共的戰友,心中湧起深摯的感情,才要說話,突的想起了一事,連忙拉過身邊的大漢對太史慈道:“主公,這就是我那至交好友管亥。”

太史慈早已經料到這大漢是黃巾猛將管亥,不過聽臧霸一說,還是大喜過望,因為那標誌著管亥的黃巾軍已經盡數加入太史慈的陣營,自己實力大增,連忙攔住了正要向自己行禮的管亥,好言問候,弄得這大老粗受寵若驚。

隨後伊籍等一甘文官紛紛上前道賀,太史慈一一應付,不過太史慈卻發現這些人的眼中分明多了一種敬畏的神色,這是以前所不曾有的,太史慈轉過頭來看向管寧,見後者微笑不語,恍然大悟,知道這舉世公認的大儒肯定是在青州把那個新五德終始說在世家大族和清流中廣泛的宣傳。憑藉其聲望在青州這自古以來便學術味道甚濃的沃土上為太史慈在學說上立住了腳。

()好看的txt電子書

由學閥而軍閥,太史慈在青州邁出了第一步,至少令世家大族們第一次開始真正的審視本族與太史慈的關係,到底是相互利用還是全力支援才是真正的出路,一種臣服於太史慈的感覺隱隱約約地顯露出來。

要知道太史慈雖為青州刺史,戰功卓著,但在青州世家大族的眼裡始終只是一個保護人形象,若不是太史慈可以保住青州的平安,以太史慈的出身哪會有人理會?如今世家大族的代表這種不同以往的神態,明顯預示著世家大族開始真正的依附於太史慈——雖然這只是個開始。

由此可知,管寧已經在青州的世家大族的心中悄然掀起了一場風暴,令他們發覺,“道德”、“禮教”已經不在他們的手中,他們已經不能為自己肆無忌憚的行為做無所顧忌地辯白,因為說話的權力已經逐漸到了太史慈的手中。

再想一想管寧剛才對王豹說的那番話,太史慈更加佩服起管寧來。

這大儒絕對是搞政治的好手。

先借著五德終始說的新解對世家大族的震撼,迅速地把五德終始說逐漸地付諸實踐。

這第一步就是要培養一批可為太史慈傳播學說的人。

聽管寧的意思,就是新成立的稷下學宮要以“君子配五德”為宗旨。如此,可令那些被世家大族所鄙視的“賤業”堂而皇之地成為一種“學問”。

“軍事”、“農業”、“手工業”、“商業”和“學問”一樣都在五德之內,所以不可不學。

也許,無法消除讀書人對這些行業的鄙視,但須知讀書人最好面子,誰肯承認自己不是君子?一句“君子配五德”就會徹底的封上他們的嘴。

要知道“君子配五德”的理論可是被管寧、孔融、蔡邕、楊奉等當世經學家承認的學說,早已經由那次小小的宴會從洛陽傳遍大漢的學界。人人標榜尚且來不及,哪會有人反對?

從某種意義上說,太史慈已經開始可以控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