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他當了舉人,當了進士,你們家還想沾他的光,那就是做夢了。”
羅金瓶呆怔在那裡。
她忽然明白了,羅秀其實也不想讓舅舅知道吧。
她笑了,笑得很甜:“秀大叔,二十兩銀子,只要二十兩銀子,今天的事我就全都忘了,不但不會對我爹說,也不會對舅舅說,我小姨嫁不進羅家莊子,是她沒有福氣,和你沒有關係。”
她原是想要三十兩的,可聽說上次羅秀老婆就是因為三十兩銀子,才沒買那個漂亮丫頭的,所以她說了二十兩,二十兩銀子,羅秀應該是拿得出來的。
羅秀冷笑:“小丫頭,我告訴你,頂多十兩,十兩銀子你愛要不要,別拿你舅舅嚇唬我,你舅舅敢報官又如何,這事傳揚出去,你小姨連當姨娘都沒人要了。”
羅金瓶心裡閃過一個念頭,或許羅家莊子裡來相看的人,並不知道那是丁翠湖的,或許小姨還能嫁到羅家。雜貨鋪子的人也沒有看見,夏至不一定能打聽得到呢。
是啊,我怕羅秀幹嘛,小姨又不會真的給他當姨娘,我先要了銀子再說,十兩就十兩。
一一一
親們,今天的更新送上~~~
不論主角還是配角,都還是小孩子,她們現在經歷的事情,會影響到以後的人生,就算是一滴醬油,也是真糧釀造,所以。。。。。。你們~~~
第三十四章 春草碧
陳鎮,字懷恩,真定府獲鹿人氏,十四歲便做了案首,但卻從此再不習制藝,如閒雲野鶴放任自流。羅紹想給女兒請一位精通六藝的師傅,有人便向他推薦了陳懷恩。
羅紹早就聽說過此人,也聽說整個真定府,也沒有人家肯請他做西席。早年有人看在案首的名頭上,請他教授家中子弟,他卻帶著學生今天爬山,明天制壺。這不務正業的名聲傳出去,一來二去,也就沒人再請他了。
陳家在獲鹿是耕讀世家,出了陳鎮這個異類,族中還有的是讀書種子,長輩們勸了幾次,見他一意孤行,也就不再管他。
羅紹先前也給羅錦言找過兩位西席,第一位見羅錦言不但是女孩,而且還身有殘疾,便起了輕視之心,每天自顧念上一段三字經,就打發羅錦言下學了。
第二位倒是認真,把女誡一字一句講給羅錦言聽,羅紹在窗外聽到,不由皺眉,這才想到不是這兩位西席有錯,錯的是他這個做父親的,是他給女兒請錯了先生。
於是他親自到獲鹿,請了陳鎮做了西席。
羅錦言跟著陳鎮不過兩年,琴棋書畫都有長進,而且性格也活潑了許多,待到羅紹調往隴西時,也曾邀請陳鎮前往,並把束脩加高五成。
可陳鎮卻拒絕了,拒絕原因只有一個,他的妻子喜歡種花,隴西長途跋涉,這些花卉沒到隴西就死在半路了,除非是在北直隸,否則哪裡都去不得。
羅紹聽到這個原因,不由失笑,以灑脫不羈著稱的陳懷恩,竟然說出這樣的理由,那顯然是實話實說了,他也就釋然了。
是以羅錦言對這位師母很好奇,陳鎮在行唐時和他們父女同住在後衙裡,而陳太太卻留在獲鹿,但每隔十天,陳鎮都會回次獲鹿看望妻兒。
現在得知陳太太也一同來到昌平時,羅錦言便帶了四色禮品,到陳鎮在羅家莊子附近租住的宅子裡拜訪師母。
沒想到,她一進院子就呆住了。
一進的小院裡,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花卉,一個穿著湖綠色妝花褙子的年輕婦人正在指揮著兩個丫鬟把這些花往屋裡搬。
見到羅錦言,婦人便笑著迎上來:“這是羅大小姐吧,讓你笑話了,這些花今天剛剛運過來,家裡亂七八糟的。”
陳太太二十六七歲的年紀,中人之姿,但笑容明媚,爽朗大方,讓人頓生好感。
先前聽說她為了自己的花,便不肯去隴西時,羅錦言還以為這是位人比花嬌的纖弱女子,可沒想到眼前的陳師母與她想像的完全不同,待到聽陳師母說起來昌平的原因,羅錦言對她的好感就更加強烈了。
“我在獲鹿時就聽人說起豐臺的花木,早就想來見識一番,昌平離豐臺這麼近,我住在這裡,既能時常到豐臺和行家交流心得,又能照顧相公,豈不美哉?”
毫不避諱地說出自己來這裡是為了交流養花心得,照顧丈夫卻是其次。直率又有些天真,毫不掩飾。羅錦言活了兩世,還是頭回遇到這樣的女子,這讓她感到很舒服。
她告辭的時候,陳師母問她喜歡什麼花,羅錦言想了想,她還真沒有哪種花是最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