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2 / 4)

小說:寶鑑 作者:九十八度

頭急著出國,價格還能商量……”

“兩百萬?一平方還劃不到兩千塊錢?”秦風一拍大腿,站起身說道:“軒子,別廢話,開車給我走……”

雖然按照此時京城的房價。兩千一平方都算貴的了,不過秦風很看好四合院的升值空間。那院子如果是在紫禁城的周圍,就是三百萬秦風都願意買下來。

“風哥,地址是在什剎海那邊啊,怎麼往這跑?”

開車出了潘家園後,謝軒發現,秦風所要去的地方。並不是那座四合院地處的位置。

“先去把老苗接上,那院子讓他談價格去。”秦風說道:“反正老苗現在也沒事,買下來咱們住一起。”

早在前段時間秦風說起四合院的時候,苗六指就說自己有意也買一套,因為他現在住著的很快就要被拆遷了。

謝軒點了點頭。說道:“也是,老頭和老頭有共同語言,苗老頭去談,說不定就能便宜多點呢。”

到了苗六指那將事情一說,苗六指當即答應了下來,三人上了車後,秦風讓苗六指給那四合院的主人打了個電話,約好了一個小時後在四合院相見。

開車來到什剎海附近的四合院區之後,秦風連聲讚道:“好地方,這才是真正的京城中心位置啊。”

什剎海是京城享有盛名的歷史文化旅遊風景區,景區由前海、後海、西海水域、沿岸名勝古蹟和民居民俗生活組成。

景區東起地安門外大街,西到新街口北大街,總面積146。7公頃,是京城內老北京風貌儲存最完好的地方。

周圍有許多的王府和花園,如儲存最好的恭親王府、醇親王府等,這一帶也是原老北京主要的商業活動區。

而秦風要買的四合院,也就坐落在那六海水系之中,這裡的四合院可不同於苗六指所住的地方,到處都是青磚紅瓦、氣派非凡。

來到那座四合院門前,秦風搭眼一瞧,很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用的是廣亮大門,這規格雖然不如王府,可也不算低了。”

在清朝的時候,凡親王、郡王、世子、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的住所,均稱為府,其中親王、郡王的住所稱王府。

至於那些不是鳳子龍孫的達官顯貴,儘管有封爵,或有尚書、大學士、軍機大臣的頭銜,他們的住所也不能稱“府”,只能稱“宅”或“第”。

有了這些劃分,府邸的規格也不相同,單單是一個大門,就分出了好多種,王爺住的大門叫做王府大門,大臣住的就要稍次一等,被稱之為廣亮大門。

稍次一點的還有一半官宦所住的金柱大門,至於蠻子門和如意門,則是一些家境比較富裕的商戶們住的。

最差的當數牆垣式門,主要由腿子、門楣、屋面、脊飾等部分組成,一般都比較簡單樸素,苗六指現在所住的四合院,就是這種門臉。

現在秦風等人所看到的,就是僅次於王府大門的廣亮大門,它是屋宇式大門的一種主要形式,這種大門一般位於宅院的東南角,佔據一間房的位置。

廣亮大門雖不及王府大門顯赫氣派,但也有較高的臺基,門口比較寬大敞亮,門扉開在門廳的中柱之間,從外面看上去氣派非凡。(未完待續。。)

ps: ps:第一更,求推薦票!!!

第二百七十九章 四合院(中)

“風哥,那門匾上寫的是什麼字啊?”

或許是年久失修,門匾上字型顯得有些模糊,謝軒抬頭看了半天,也沒認出那幾個字是什麼。

“馬宅……”秦風抬頭看了一眼,說道:“軒子,在不是什麼王爺的宅子,而是一家姓馬的人住的。”

前文曾經說過,在清朝的時候,除了王府才能用“府”字,其餘的王公大臣只能用宅和第來稱呼自己的家。

這個門匾是用青磚雕磨而成,呈長方形,橫嵌於門樓的門楣之上,使門樓頓生靈美之感。

雖然是青磚門匾,但製作卻極為講究,門匾四周雕有紋飾邊框,磚框磨琢得極光滑極細膩,給人一種樸素大方之感。

框內由青方磚拼合組成,上面雕琢著“馬xx宅”四個字,只是中間兩個字實在是看不清楚了,依稀只能辨認出“馬宅”二字。

按照古時的規矩,這戶人家應該就是姓馬,而且多年以來,都沒有換過住戶。

“幾位,這是做什麼?”

應該是聽到了門外的聲音,沉重厚實的大門被從裡面拉開了,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從門裡走了出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