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而新朝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卻完成了這項壯舉。那麼,我們的祖先,在三千年中,都是錯了麼?
年輕的才子在這裡提出了疑問,很快又自問自答。他說,祖先並沒有錯。
國家的變,政局的變,並不是盲目地變,而是隨變則變。他引用了一個經典的理論,生產力的發展決定了社會形態。三千年時間,中國的生產力有了顯著的變化,三千年前,祖先們可以用儒家統治社會,因為百姓需要安寧,國家需要平靜,在外部威脅近乎為零,社會紛亂的情況下,儒家思想和治政理念,有利於那個時期社會的穩定、國家的安寧,從而使得人民在和平穩定環境下,進行生產力的發展,創造更大的財富,人民生活向前邁進。
但是,三千年後,世界變小了,西夷就在身旁窺伺,並且透過巧取豪奪,獲得與中華相較的實力。其他人、其他國家都在變,都在發展,如果儒士們還是抱殘守缺,凡事向著維持國家穩定,同時閉關鎖管,兩耳不聞海外事,那麼中華將被後來居上的西夷給超過,甚至羞辱。我們求國家穩定安寧的的心情將被完全踐賭,變成拖累國家穩定和安寧的罪魁禍首。
他提出,在一定的生產力水平下,就應該有一定的適應生產力發展妁社會制度與之適應,從而促進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他列舉了許多前清國家破壞生產力發展的力證,舉出傳統的小農經濟對於國家的負累,以及與同時期西方國家的差距,證明了那些閉著眼睛就知道念四書五經的腐儒們所謂的天朝上國,基本上已成幻夢,所謂的天朝已經不復存在。
“儒家治政理念在當代社會的失敗,並不代表儒家文化的失敗。”李文瀾這樣寫道。
絕對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至少有半壁江山是儒家傳統思想撐起來的,我們今天並不是為了全盤否決儒家思想,而是剔除儒家思想中,已經不符合社會發展的因素,最直接的物件就是程朱理學。新朝建立以來,並沒有提出任何毀儒滅儒的政策和口號,任何相關看法都是儒士自己強加上去的。反而,新朝重新訂立了一套約定俗成的基本社會禮儀,要求重新建立一個禮樂社會。當然,這個禮樂社會跟孔子所推行的禮樂已經有著較大出入,但是卻能更好地提高國民素質,興復人民道德,而且是全民的道德。王道儒家復古也是最近在報紙上大行其道的一個口號,很多學者開始重新闡釋儒家經義,挑選出於現代社會相符合的內容。…
所以當今社會基本上是這樣一個情況:講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卻拋棄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極端理論;講求家庭和睦、夫唱婦隨、兄友弟恭等傳統道德,卻拋棄了過激的貞潔觀念、人身依附觀念等;提倡知識的重要性,卻不限於儒家知識。
德泰皇帝、尹勝吉首相天天在報紙上發表的言論,基本上找不出一篇中間沒有引述儒家經典的,但是腐儒們卻徹底地從政治舞臺上消失了。國家到處宣揚著仁德友愛的儒家社會道德觀念,但是僅僅懂得這些的人再也沒有了權力。
李文瀾稱之為怪現象,由於社會形態的發展,當今國家有著遠勝千代數十倍的對民眾影響力,儒家精神在民間有著遠超三千年的流傳,反而儒士們卻哭叫著國家在滅儒。
年輕的學子最終沒有忍住他當年頂撞權貴的那一分傲骨,徑直提出,叫著滅儒的人是不真正懂得道理知識,學習沒有學透的儒士,他們如果掌權給社會帶來的災難,遠勝於昔日的奸臣邪佞百倍
這篇論文最終被送到了何沐平的案頭,何沐平對這篇萬言書論文評價很高,交給了官方媒體《華夏新聞》,讓他們進行發表,並進行相關評論。一時間,國內又開始討論到到底什麼是真儒,什麼事假儒的大辯論。
“還好我有系統人員給我做官,看了這篇文章,想想我要是獨身一人穿越,還不知道得受多少窩囊氣呢。現在我不需要向那些腐儒們妥協,而是他們必須向我妥協。”何沐平悠然嘆道,他出現的時間十分巧,正是外夷蜂起,儒家本身開始逐漸走低的時候,所以在思潮上,他絲毫不佔下風,反而現在壓得他們喘不過氣。
第二百一十七章 地方大選
對於巴夏禮來說,中~國人真的是有千種模樣,到底中~國是怎樣的,他自己也不知道。前些日子他隨麥華陀在安徽,看到了無比愚昧,好比中世紀那些矇昧歐洲人的中~國人,他看過廣州一擲千金豪富無比的中~國人,看到過亭臺小榭中把~玩古董、吟詩作樂的中~國人,還見過每天跟自己打交道,行為跟歐洲政~客無異的中~國人。
“現在的中~國是一個有機地雜亂但是有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