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3 / 4)

小說:涼粉岡 作者:浪劍飛舟

的孩子在爬樹摘果,小心珊兩個褲兜裡已經塞得脹鼓鼓的。葉珊看到她手上還拿著一把小青果,心裡就有異樣的感受。葉珊叫樹上的孩子慢慢下來。葉珊道:“果實還沒熟透呢,摘了豈不可惜!”下到地下的孩子道:“就是熟透了也是酸溜溜的,倒不如現在摘來玩,小心珊說好玩。”

葉珊看到小心珊那鼓鼓的兩個褲兜,心裡總是酸溜溜的感覺。她本想讓小心珊把這些小青果扔掉,但看她那愛不釋手的樣子,便不忍心。葉珊又看到這些孩子當中那圓圓臉蛋的女孩卻是西興中學的學生。於是問道:“潘花,你怎麼在這裡?你不上學嗎?”

這潘花是岡南屯的,葉珊認得她,每逢週末回來她總找小心珊玩,只是現在卻不是週末,她怎麼在家呢?

“我不上學了。”潘花低著頭說,眼裡好象還噙著淚水。然而她不讓葉珊看到。說完便跑了。

葉珊有點莫名其妙。

那幾個孩子就走過來告訴葉珊:“老師,你不知道她的家庭啊?”

葉珊茫然的搖頭。

“她沒錢。她沒有爸爸,媽媽也走了。”一個女孩說。

葉珊若有所悟:“喔!”於是不再說下去。

到了放晚學後,葉珊便要到岡南屯去。她要去看那女孩潘花,去勸她上學去,看能不能幫助她。

葉珊拿了一根小棍子便出發了。這些日子葉珊每逢出去都習慣帶上一條小棍,一是山路陡,小棍子可以用來支撐防滑,再者可以防身。因為現在有了野豬和野狗,聽說連狼都有了,這些野獸說不定會襲擊人。目前雖然沒有人受到野獸的攻擊,但山民們告訴她,帶上棍子好些,於是她也就帶了。入鄉隨俗嘛,這才是個地道的山裡人。

葉珊走到山岡上就看到小心珊與幾個小朋友在大松樹下的涼粉攤處玩。葉珊叫小心珊閒著的時候就到岡上來看攤子。這段時間天氣熱了起來,葉珊的涼粉攤就開攤了。葉珊從山外買來涼粉料,再從山嶺上採來那種涼粉草,兩者一起煮,煮出來的涼粉甜中帶甘,很嫩、很滑、很爽口,山民們說,比純粹用涼粉草煮出來的要好。純涼粉草煮出來的涼粉有種乾澀味;也比用純涼粉料煮出來的涼粉好,純料煮涼粉即使放足量的糖也有一種石膏的悶硬味兒。而兩者混合煮就沒有那些味兒。所以山民和過路人都誇葉珊的涼粉好,聽說前些日子外面還有人專程到這裡來吃涼粉呢,還有人慷慨解囊,錢箱裡偶爾有五元十元的大幣。一想到這些,葉珊很有一種成功感。只是那種涼粉草不容易採到,得翻山越嶺到高峻的山嶺上才能採到。

葉珊叫小心珊在這裡好好的看攤子,不可跟小朋友跑遠了。晚餐等媽媽回來一起做。

小心珊並不在意媽媽的嘮叨,只是喏喏的應了幾聲。

葉珊也不再理她,只顧往岡南的路上趕。路上葉珊不時的遇到岡南屯的村民,他們都和她熱情地打招呼問好。葉珊來涼粉岡時間不長,但這帶山區的村屯人都認得她,村民們對她都是熱情有加。一位叫潘伯的村民知道她到潘花家去就跟她說開了。說前段時間西興中學就有老師來過,老師對孩子挺關心的,我都受到感動。當然,潘伯也誇葉珊,說孩子並不是你的學生你也要來家訪,象這樣的老師去哪裡找啊!咱們涼粉岡真是有福氣,來了好老師!葉珊便很實際的說,作為老師都應該關心學生的,何況還是我們涼粉岡的孩子,我們有這個責任。葉珊不想讓潘伯多談自己,就將話題又轉到潘花身上。潘伯說,這孩子命苦,幾年前她爸得病死了,後來娘要帶著她去改嫁,但爺爺疼孫女,不準娘將她帶走。娘舍不下她就沒有改嫁成。一直到去年她娘才走了。也難為人家女人,年紀輕輕就守寡,日子長著呢!娘走後孩子就只能依靠爺爺了,爺爺都七十多歲的人了還當爹當孃的。老人還有一個沒有結婚的兒子,就是潘花的小叔子。小叔子在廣東打工,但聽說今年工不順利,換了好幾個廠,所以就沒有及時給孩子寄錢。西興中學那老師也是熱心腸,說生活費學校幫解決的,要孩子先上學去。唉,這孩子自尊心責任心太強,去了又回,說是要在家照顧年邁的爺爺,讓人家老師都跑了好幾趟……

潘伯絮絮叨叨的。葉珊不停的嗯嗯的聽老人家講著這個淒涼的故事。然後忽然問西興中學那老師叫什麼?潘伯說沒問過人家,是個很魁梧的年輕人。聽潘伯這麼說,葉珊似有所悟。

葉珊翻了兩座山就來到了岡南屯。在村口村民都沒問她到村裡來做什麼而是象迎接回家的女兒一樣對她噓寒問暖。他們邀她到家裡喝口水,喝碗稀粥解渴。葉珊為了孩子讀書上學的事兒沒少跑這大山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