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同年,朝廷任命張遼為西北總督,任命張既為西域長史府長史。
建安二十七年。張遼出兵烏孫,半年之內奪下赤谷城,兵鋒所指已達伊列、康居和大宛。
建安二十八年,三韓半島徹底平復。朝廷在此設立光州。同年,夫餘國併入大漢,夫餘以東的挹婁和沃沮等部族也併入大漢疆土。
建安三十年。朝廷調集兵馬從涼州、秦州、寧州、幽州、遼州和長州三個方向展開了一場面向北方的“清零行動”,目標正是北方殘存的遊牧民族。
這次清零行動耗時三年,經過數十萬將士的艱苦作戰,大漢帝國一舉將北方草原上的所有遊牧民族清掃一空。諸如丁零、堅昆、鮮卑、匈奴等等殘留下來的遊牧民族要麼被俘虜遷徙至南部,要麼死於這次規模龐大的行動之中。
北方草原被打掃乾淨之後,劉和在大漢國內推行一項“邊封法”,從北方各軍和幽州、遼州、冀州、幷州、涼州之中挑選漢家子弟前往北方草原定居,給他們分封面積廣袤的草原作為私產,鼓勵平民前往北方從事牧業。
趙雲、張郃、太史慈等將領帶頭響應劉和的號召,將自己的子女派往北方茫茫大草原,鼓勵和支援他們在北方落地生根,從此永駐大漢北疆,不讓異民族再來霸佔這片廣袤的草原。
建安三十一年,大漢水師登陸倭奴諸島,公孫瓚的後人宣佈歸順,隨後各島土著被大軍清剿一空,徐州、青州、揚州的貧民相繼跨海而來,從此在島上生根壯大。
建安三十五年,經大漢戶部統計司統計,大漢人口超過兩億。
建安三十六年,大漢第一部經過全民討論和表決的法典正式頒佈,此法名為《大漢典章》,為今後大漢走向憲政之路打下了堅實基礎。
《大漢典章》明確規定了皇室的權力、義務和責任,明確了天正教作為國教的地位和作用,明確了以丞相為首的內閣官員對於帝國和皇室應盡的責任。
建安四十年,皇帝劉協宣佈退位,排位第一的皇儲劉襄登基。劉協退位之後,進入天正道擔任教宗劉和的助手。劉襄登基之後,改年號建安為承安。
承安十五年,劉協病逝,教宗劉和於是宣佈退位,皇帝劉襄宣佈禪讓,由劉協第四子劉興接替皇位,劉襄接替劉和為天正教第二任教宗。
承安二十年,大漢的人口突破五億,疆域已經擴張至地中海附近。
承安二十五年,已經九十四歲高齡的劉和在天正殿內接見了駕駛遠海探測船從北美大陸環地球遠航兩年之後歸來的功臣。
承安二十九年,九十九歲高齡的劉和在長安無病而逝,天正教兩億多信徒在各地為他祝福,儘管大家心中對於這位聖人的歸去十分不捨,但大家牢記著他生前的叮囑和遺言,沒有人痛哭流涕,大家微笑著在各地的天正堂內回憶劉和一生創下的豐功偉績。
劉和逝去之後,教宗劉襄和皇帝劉興共同尊奉劉虞、劉和、劉協三位為大漢三皇,其中劉虞被尊奉為仁皇,劉和被尊奉為聖皇,劉協被尊奉為明皇。
在隨後的無數歲月中,大漢帝國雖然經歷了許多次內部的對抗和外部的攻擊,但因為天正道的存在,因為皇室的號召,大漢帝國從未分裂,總是能夠順利地進行政權的更替和變革。到了千年之後,大漢帝國成為藍色星球上人口超過三十億,疆域覆蓋了陸地疆域超過七成的超級大帝國。
如果不是因為聖皇劉和曾經留下遺訓,要求後人不得徹底統一藍色星球,確保人類基因和文明的多樣性,尚存的一些小國也早已併入大漢的疆域……
(全書完。)(未完待續。。)
ps: 特別感謝在本書後期投票和打賞支援南道的幾位書友!他們分別是:“愛…無訫鎝錯”、“貝春波”、“遊戲叄國”、“想你李芬”、“meteorjames”……,還有許多書友,請恕南道無法一一列舉!這本書就寫到這裡了,完本感言晚上再寫。請大家關注南道的下一本書,一定不會讓大家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