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部分(2 / 4)

小說:三國之幫爹當軍閥 作者:江暖

,兩百名從兗州過來的衛兵可以在城內遊逛,但必須遵守城內的法規,若是犯了罪,這個時候可沒有什麼外交豁免權。

作為此行訪問最重要的一個地方,荀彧在接下來的半個月內看遍了薊城的大街小巷。燕京大學、幽燕書院、灅水工坊、北城牲畜集市、東城金市、南城書巷、西城布坊……拜訪了許多名人,大儒鄭玄、大學士蔡邕、名士管寧和邴原、天象大師徐嶽、麻沸散的發明者華佗、傷寒論的撰寫者張機……

荀彧出身潁川大儒世家,爺爺荀淑有“神君”之稱,他本人也是儀容俊美,談吐不凡,與薊城名人來往之間,便建立起了友誼,獲得北方士林的認可與尊重。

劉和也不擔心荀彧會在薊城喧賓奪主,還主動派了一些記者跟在荀彧的身後,將荀彧在薊城的公開活動記錄下來。然後登在報紙上面,當成對幽州最好的宣傳。劉和就是要擺出開放的姿態,歡迎天下各地的有志之士前來幽州學習參觀,除了一些涉及到核心機密的部分,其他的內容隨便讓人來看。如果幽州的發展能夠對各州有所刺激和促動,逼迫各路勢力做出政策調整,無論對於普通百姓還是大漢王朝,都是一件好事。

對薊城參觀訪問完畢之後,荀彧將曹植留下。他則帶著曹洪前往馬城繼續參觀,陳逸繼續一路陪同。

到了馬城,荀彧如願見識了幽州的屯田模式,還有幸前往流民安置營內一觀。

幽州今日的蓬勃發展。有很大程度要歸功於日趨完善的流民安置制度,正是因為有了數百萬的流民湧入,劉和才有了充足的勞力和兵源,才能把幽州帶入良性發展的軌道。現在幽州的人口數量已經趨於穩定。劉和不可能把各地湧來的流民全都安置在土地有限的幽州境內,所以就有了一個剛剛出臺的“東北移民計劃”。

初創不久的遼州,地廣人稀。只要用心建設,在未來五年內接納三百萬人口根本不成問題。想要長期佔據這麼一塊龍興之地,最好的辦法毫無疑問就是要移民。遼州的位置十分關鍵,如果不能被漢人長期佔據,日後這裡就會成為其他一些強橫民族興盛之地,最終危及幽州甚至是大漢的安全。

荀彧抵達安置營時,這裡剛剛轉移走五萬流民,後面又有五萬經過篩選的流民陸續將從幽州與幷州交界的西線集中過來。這些流民在安置營內主要是接受觀察和教導,懂得幽州這邊的規矩,明白日後將要去的地方在哪裡,去了那裡要幹什麼,以及怎麼幹。

為了順利完成今年的流民安置任務,遼州治中從事特意從襄平趕到馬城這邊,與劉放一起主持流民遷移的任務。

荀彧問劉放:“從這邊遷移到遼州的移民有多少人了?”

劉放回答:“瘟疫結束之後,已經從白山城、集寧城、廣寧、高柳、平城和班氏各轉移了五萬人前往遼州,趁著天氣還沒有到最冷的時候,接下來還有一批需要轉移。”

“幾十萬人的長途遷移,如何做能到路途之中不發生意外?”

“我們在沿途設立了中轉站,站記憶體放著糧食、藥劑、衣物、被服等物資,可以保證流民在遷移途中不會餓死和病死。為了確保沿路安全,驍騎衛、鎮北軍、度遼軍負責分段護送,北方的胡人現在自身難保,根本無力南下尋釁。流民在出發前已經編好了組,到了遼州會按組安置,這些組內安插有遼州過來的流民官,可以保證流民內部的秩序。”

“這些流民除了帶著一張嘴之外,身無長物,到了遼州那邊,你們又如何安置呢?”

韓珩回答說:“我們在遼西郡的陽樂、柳城、昌黎和徙河設立了第一安置區,在流民到達之前,安置區內已經修建起了房屋,屋內備有取暖用的石炭,還有過冬用的糧食和生活物資。流民到達之後,由各鄉負責人把已經分好組的流民帶到對應的地點,再跟各組的流民官確定本組負責人,也就是以後的村長。等到過了今年冬天,各鄉便開始到指定區域內進行開荒和屯田。按照遼州的政策,開荒屯田前三年不收田租,種子和耕牛由州里提供,在一塊土地上連續耕種五年以後,這塊土地便屬於墾荒者所有。”

韓珩的回答條理分明、重點突出,荀彧聽了之後很受啟發,他覺得回去之後可以向曹操提出建議,把兗州沒有田地的農戶遷移到汝南和江淮之地,不僅可以平衡人口分佈,還能有效控制那裡。

參觀過流民安置營之後,荀彧提出要到驍騎衛的營地內看一看,陳逸想到兗州並沒有大規模的騎兵,就算讓荀彧這個不帶兵的文官看一看也無妨,便同意了荀彧的請求。

驍騎衛主將張郃卻比陳逸多留了一個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