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眾人散去,徐邈馬上去拜訪了管寧和邴原,然後第二日便來見劉和,說是《豐報》的總編已經有著落了。劉和問徐邈是誰,徐邈回答說是管寧,劉和覺得有些出乎預料。
劉和問徐邈:“像管寧這樣的名士,我讓他做官他都不肯,怎麼會答應你出任《豐報》的主編?”
徐邈笑著說:“管幼安雖然是個執拗的人,但為人心底善良,他在遼東避禍時,不忍看到附近的百姓忍受苦寒貧窮,便親自教授他們耕種之法。我告訴他,《豐報》是一份專門教授天下農人如何種田,如何提高糧食產量的報紙,他聽了之後便痛快地答應了下來。”
“好!既然管幼安願意出山,其他的事情都好辦了。我給你一份手令,馬上去農學院內挑選一些今年夏季將要畢業的學生,將這些學生分配到《豐報》,協助管幼安做事。其他的後勤供應、技術保障之事,你看著辦,反正《大漢時報》一直都是由你負責的。九天之後,也就是農博會開幕的時候,我要看到《豐報》的創刊號!”
“公子,大漢時報創刊的時候,你專門撰寫了署名文章,你看這次《豐報》創刊,是不是也意思意思?”徐邈厚著臉皮說道。
劉和翻個白眼,嘟囔說道:“就不能讓我鬆口氣嗎?”
“嘿嘿,‘民以食為天’,‘農業是國之命脈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