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開始留意劉和選人用人的眼光,比如公孫瓚和袁紹,現在就非常忌憚劉和的挖牆腳,對劉和實施了“人才封鎖”策略。就連遠在兗州的曹操也曾與人私下裡提及此事,稱劉家兒眼光獨到,不可小覷。
劉和若是此時讓人知道自己看中了遠在潁川的郭嘉,估計今後真就沒他什麼事了。
將郭嘉從腦海裡強行“攆走”,劉和又惦記上了另外一位與郭嘉同樣厲害的謀士,那就是如今還在四處寄人籬下的賈詡。
賈詡這個“老毒物”,實在是最最讓劉和看不透的一位三國牛人。他一生曾經輔助過牛輔、李傕、段煨、張繡和曹操五位主子,因為他的毒計,長安城血流漂杵,王允被西涼亂軍活活逼死,曹黑子的愛子曹昂和心腹護衛典韋也都掛了,偏偏這貨活得比曹操還長,最後竟然官至太尉!
劉和記得前世看電視時,有位著名的三國評論家在《百家講壇》中說賈詡能在亂世之中審時度勢,不僅自己活得時間最長,還保全了家人,這種人是擁有真正大智慧的人,也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
對於這位絕頂聰明之人,劉和是又愛又怕,一點辦法都想不出來。劉和愛的自然是賈詡之謀,若是能得老毒物相助,估計能讓他將平定河北的時間至少提前三年;劉和怕的是自己不夠腹黑,駕馭不了這個比狐狸還狡猾三分的傢伙,萬一被他算計一把,那就真是萬劫不復了。
思索良久,劉和發現自己毫無頭緒,於是自語:“該死鳥朝天,不死萬萬年!就算沒有頂級謀士輔助,老子還不信弄不過你們,麻痺,睏覺!”
嘟囔完這句,劉和倒頭就睡,不再為以後的事情煩惱。
劉和不欲惹煩惱,煩惱卻主動上門來找劉和。
就在這次聚眾議事過去七日之後,劉虞忽然從薊城發來急報,聲稱公孫瓚從南皮揮師北上,已經過了泉城,如今兵進雍奴和安次,進擊薊城的跡象十分明顯。
原來,前幾日公孫瓚收到泉城都尉送來的軍報,獲悉自己的一隊巡遊騎兵在雍奴至泉州之間被劉虞的手下殺了,所以分外震怒,立即率領三萬大軍從南皮出發,意欲跟劉虞攤牌。
自從袁紹使者許攸見過公孫瓚之後,公孫瓚發現袁紹果然將駐守清河郡的大部分兵馬撤到了魏郡,並沒有與己方交戰的意圖,這讓公孫瓚相信若是回師幽州,袁紹真的不會派兵攻打自己在冀州佔據的地盤。
長史關靖和好幾個手下也一致認為劉虞如今成了公孫瓚最大的威脅,只要劉虞一天佔據著幽州的西北部,那麼公孫瓚的地盤就始終面臨著首尾難顧,被攔腰截斷的巨大危險。公孫瓚之所以對於手下偵騎被殺之事如此敏感,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公孫瓚如今佔據的地盤加起來已經有一州之地,但雍奴至泉州這一帶卻是他的軟肋,只要劉虞派出一支部隊進駐雍奴,然後沿著沽水往下游修築防禦工事,那麼公孫瓚的部隊就會被切割成幽州片和冀州片兩大塊,到時候不僅遼西和右北平出產的戰馬無法運往南皮,冀州生產的糧食也無法運回令支,這是非常危險和可怕的後果。
公孫瓚南下冀州之後,跟黃巾軍打了一仗,繳獲豐厚,又獲得大量的俘虜,如今將部隊數量已經擴充至五萬之數。留守右北平和遼西的公孫範和單經等部將也在抓緊時間招募新兵,訓練部隊,如今將部隊擴充至了四萬人。
公孫瓚有了這九萬兵馬,如今底氣十足,早已不把劉虞放在眼裡。反觀劉虞回到幽州之後,跟軻比能打了一仗,損失不少兵馬,還把盟友閻柔給得罪了,如今手中可用之兵連五萬都湊不齊,大部分部隊還得留守關隘,防止邊外的外族入侵幽州。
此消彼長之下,公孫瓚便動了將劉虞逼出薊城,趕到上谷以西的念頭。雖然兵馬強壯,但此時公孫瓚還不敢生出逼死劉虞的念頭,因為公孫瓚知道劉虞也不是泥捏的,真要把劉虞給逼急眼了,老傢伙一怒之下將所有邊塞守軍集中起來跟他決戰,到最後公孫瓚也會吃不消。
公孫瓚這次出兵,目的是壓縮劉虞的生存空間,將廣陽郡和涿郡全部佔領下來,把劉虞父子的騰挪空間限定在內長城與外長城之間。公孫瓚只要奪下薊城和涿縣等重要城池,就可以補齊自己的軟肋,今後不再擔心會被劉虞攔腰斬斷。
公孫瓚出兵之前,向部下和士兵們擺出了兩個理由:其一,朝廷封自己為薊侯,封地便在薊縣,而劉虞受封為襄賁侯,官職為太傅,所以理應讓出薊城而前往長安赴任!
其二,劉虞馭下不嚴,先是縱容鮮于銀橫徵暴斂,結果導致自己的部下張飛家人被害近百口,接著又縱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