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能幹出來這種事,小皇帝劉協的哥哥,也就是太子劉辯,在靈帝死後登基,沒出幾個月,不就被董卓一杯毒酒下去弄死了麼?
真到了那一天,劉虞接手皇帝這個充滿危險的職業,作為嫡長子的劉和,豈不是未來的皇帝?
李嚴說這話時是真的在開玩笑,還是有所暗示?若是公子心裡真有這個想法,他讓趙雲來做校尉,似乎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前面開路的鮮于輔,有些心情複雜地轉頭看看身後不遠處的那三個年輕人,心裡已經徹底凌亂了。
鮮于輔在前方心事重重的領路,劉和卻是全然不知,此時他正在跟趙雲談論著關於騎兵方面的一些話題。
“我個人覺得騎兵還是應該走精兵路線,不應該一味的貪多求大。比如吾父這次南下,雖然帶了五萬騎兵,看上去聲勢極為駭人,可實際上卻是一盤散沙,不僅相互之間無法有效的協同,而且因為戰馬對於草料方面要求很高,所以對於整支部隊的後勤供應壓力很大,很難在一個地方久呆下去。”
劉和的前世只是一個二流大學的師範生,不是科班出身的軍事專家,他此時只能按照自己的觀察和思考,提出一些對於騎兵建設方面的看法。
趙雲聽了之後,沒有馬上接話,而是認真的思考起來。
雖然公子看似在和自己閒聊,可趙雲可不敢這麼認為,他把見面之後的這第一次談話,當成了劉和對自己的考校。
經過一番認真思考,趙雲開口說道:“公子,卑職覺得太傅大人也有他的道理。塞外的鮮卑人、烏桓人不分老幼,人人皆能騎馬射箭,對付這些遊牧部落,只憑少量的精銳騎兵,雖然可以取得速度和力量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