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劉和聽完這些之後,不但沒有生氣,反倒是安慰說道:“弼誠,此事錯不在你,不必自責。有道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你跟閻柔的交情也不深,對這個人的心思和品行知道的也不多,當時也是出於一片公心。再者說了,閻柔此人雖然也暴露出了一些毛病,可以不能就此判斷他有二心,意圖對吾父不利。”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我覺得僅從目前我們所掌握的情報,還不足以得出正確的結論。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先回薊縣,還是北上支援吾父?”
“公子,我覺得咱們應該先回薊縣。主公身邊尚有三萬人馬可用,加之還有魏攸和程緒等人輔助,短時之內不會出現危險。公子一旦回去,則薊縣人心穩定;薊縣人心穩定,則廣陽穩定;廣陽人心穩定,則幽州各郡無事。”
劉和想想也是,老爹如果真的遇到了什麼麻煩和危險,自己身邊這三千人馬也不頂事,還不如回薊縣整頓兵馬,籌備糧草,做好後援。
“嗯,既然如此,我們便抓緊時間往薊縣趕!傳我號令,呃……那個……鮮于都尉,這命令怎麼下來著?”劉和小聲問道。
鮮于輔:“……”。
正當劉和支支吾吾之際,遠處忽然有探馬趕過來報告:“啟稟公子,卑職方才發現有兩騎從南邊迅速接近,似是朝著我軍而來!”
“只有兩騎麼?”劉和問道。
“可以確定,只有兩騎。”
“要是有架望遠鏡就好了……估計應該是他倆趕上來了,索性便在原地等上半個時辰。”
劉和嘴裡自言自語,說些旁人聽不太懂的話。
“額,這樣吧,傳我命令,大軍原地休整半個時辰,待到大家徹底恢復體力之後,繼續行進!”
鮮于輔看看只有半罐子水還喜歡晃盪的大公子,有些捉急的拍了拍自己腦門:“我的大公子呀,這搶權也不是這麼搶的呀!我又沒說不聽你的指揮,有什麼想法直接告訴我不就結了?幹嘛非要在兄弟們面前現眼哩?”
半個時辰過後,李嚴和趙雲終於趕到了劉和麵前。
“草民趙雲見過公子!”
再度相見之後,趙雲納頭便拜,向劉和鄭重行禮。
“呵呵,子龍這麼說可就不對了,怎可自稱草民!你是我用一個安平國換回來的國士,試問天下間哪有這麼貴重的草民?”
雖然心頭狂喜,但是劉和在見到趙雲時,還是表現的穩重了幾分,說話也是拿捏著分寸,既不像對待屈蒙、鮮于銀那般隨意,又不像對待鄧海、陳貴那般粗魯。當然了,該有的隨和、親切、詼諧,劉和也做到了。
不穩重不行啊,劉和年紀比趙雲還小几歲,這要是再沒有個正經,今後如何以主公的身份命令趙雲呢?
李嚴似乎理解劉和的心思,也在一旁幫腔說道:“公子說的對,子龍你如今雖然尚未領受軍職,但以公子對你的器重,只怕出手就得給一個校尉的職務!”
一旁的鮮于輔聽了李嚴這話,有些心酸,心想:“人家現在也就是個騎兵都尉,這個帥得不像樣的小夥一來,公子便要讓他做校尉麼?他做了校尉,我幹啥?”
第六十四章 考校
鮮于輔現在開始擔憂起自己的地位了,因為他發現公子在信都“犯二”時用安平國換回來的這個名叫趙雲的年輕人,絕對不簡單。
這個年輕人目光銳利,馬上動作標準規範,身手矯健靈活,話語雖然不多,卻有一種不怒而威的氣勢。當他不聲不響地跟隨在公子身側時,給人的感覺是那麼的自然和貼切,彷佛公子的身邊天生就該有這麼一個強力的守護者存在。
而在趙雲到來之前,公子身側右後方的那個位置,是屬於鮮于輔的……
現在,公子騎馬走在當中,李嚴和趙雲一左一右伴隨兩側,倆人似乎有意的讓出了一個馬頭的距離,這樣既能顯出公子尊貴的身份,又不會讓公子覺得距離疏遠。
李嚴剛才開玩笑說公子怎麼也要給趙雲一個校尉的職務,以現在的情形看來,還真有可能。
鮮于輔是騎兵都尉,職位並不低,可若是劉和將趙雲一步到位地提拔成為校尉,只怕劉虞麾下將領沒有一個會服氣的。
只因為這校尉和都尉,雖然只是一字之差,可其中的區別實在有點大。
漢代的校尉,跟後世軍隊中的校官、尉官兩類軍銜級別完全不同。後世軍中的尉官一般有三階,分為少尉、中尉和上尉,對應的職位分別是排長、連長和副營長;校官一般有三到四階,分為少校、中校、上校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