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在歐洲這裡求購無果後,智利人手中的戰艦再次成為了日清雙方角逐的物件。
普拉特艦長號鐵甲艦,兩艘埃拉蘇利茲總統級防護巡洋艦,埃絲美拉達(三代)號防護巡洋艦,兩艘海軍少將林奇級魚雷炮艦都是李鴻章想要購回的高速艦船,而且普拉特船長號作為一艘鐵甲艦有著高達18節的航速,對李鴻章來說更是上上之選。
日本方面自然知道若讓北洋水師得到這些軍艦,自己那就真的一點希望都沒了。因此百般阻撓。
8月23日,龔照瑗來電,兩艘海軍少將林奇級魚雷炮艇已經和智利方面談妥,兩艘船總價15萬英鎊。另加水腳費1。6萬英鎊,款項付清後十天就可出發,約20天后抵達威海,而埃絲美拉達(三代)李鴻章斟酌再三也決定買下。
這個時候智利人也學英德來了一次大變臉,24日,智利方面以遵守不向交戰國雙方出售兵船的“各國通例”為由,突然毀約,很顯然,這是日本再從中作梗。
不過到底沒讓李鴻章把錢付了以後再扣船,還是比不上歐洲的大流氓不要臉啊。
而此時清軍在朝鮮的情況越來越不容樂觀了。
8月4日至9日。清軍四路兵馬先後抵達平壤。此時日軍還未抵達,清軍有足夠的時間佈置防禦,甚至主動出擊,尋找戰機,然而四路清軍卻沒有絲毫動作。把戰備的寶貴時間白白浪費掉了。李鴻章催促先行進剿,各軍藉口馬步兵未齊,不能貿然前進。
9月2日,李鴻章得知日軍已在元山登陸,急電葉志超說:“預備進擊!”,葉志超卻以“若我軍前進,則倭軍用船載兵登陸。襲我後路,斷我轉運。”為藉口拒絕出擊。
直到光緒聽聞日軍將會進攻平壤,叮囑李鴻章不可有任何疏漏,李鴻章急電葉志超日軍將會大舉進攻,令其以現有兵力阻擋日軍攻勢。
直到這個時候葉志超才召集諸將商議,但是這個時候依然不是想著如何去戰。而是想著先撤為妙:“敵人乘勝大至,鋒芒正銳;我軍彈藥不齊,地勢不熟,不如各整隊暫退雲愛州,養精蓄銳。以圖後舉。”
諸將聽了大都同意,只有左寶貴表示反對:“朝廷設機器,養軍兵,每年花費金錢數十萬,正是為了今日。若不戰而退,何以對朝鮮而報國家?至於成敗得失,不遑計較。”
雖然葉志超貪生怕死,但是左寶貴此言一出,要是再反對就是說自己不報效國家了,因此雖然心中惱怒,但是也只能開始備戰。
陸軍如此德性,海軍也好不到哪去,豐島一戰,海軍損失濟遠、廣乙、操江三艦,知道倭人船堅炮利的北洋水師開始消極避戰,用丁汝昌的話說就是:“我軍精銳艦隻,不可稍有疏失,輕於一擲。”
因此日本人至少在這段時間內掌握了黃海的制海權,可以透過海陸源源不斷的投送兵力。
雖然擊沉了濟遠號,但是北洋水師主力尚在,因此日本人還不敢按照原本計劃中控制制海權後直接在渤海灣登陸,然後和清軍在直隸決戰的方陣來執行,因此改變策略,決定先吃掉平壤的清軍。
為了攻克平壤,日本組建了第一軍,而指揮官就是每天鬧著要親自上前線的山縣有朋。9月初,日軍分四路北上前往平壤。
此時清軍依託平壤建立防禦,雖然浪費了大量時間,但是十餘日的備戰,還是在大同江北岸,平壤城周圍建立了防線和堡壘,在他們看來雖然建設倉促,但是這些防線依然足以對抗日軍了。
戰爭一開始也的確和清軍所料想的差不多,依託工事打防禦戰的清軍確實給日軍帶來了巨大的損傷。
9月15日凌晨,日軍開始攻擊,戰鬥分別在大同江南岸、城北牡丹臺和玄武門以及城西同時展開。
由大島義昌率領的第九旅團進攻大同江南岸,凌晨3時,第九旅團渡過水灣橋,直逼船橋裡的清軍橋頭堡。依託防禦的清軍還擊給日軍造成了可觀的傷亡,不過在武田秀山的帶領下,日軍奮力進攻,攻下了橋頭堡第一壘。
大島義昌隨下令乘勝進攻第二壘,此時天已經亮了,清軍裝備的德制gew。81雖然是黑。火藥步槍,但是5發彈倉提供的連續火力遠勝日軍裝備的村田18式單發步槍。
進攻中的日軍被困在清軍防線前的開闊地上,完全暴露在清軍槍口之下,之後日本方面的記載說: ;“頻頻發射的連發槍的子彈掠過樹枝頭,恰如疾風掃落葉一般”。
在馬玉琨和衛汝貴指揮下,清軍利用裝備優勢擋住了日軍的進攻,橋頭堡始終沒有被攻下。至下午2時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