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望去,似乎打了敗仗的遊兵散勇一般。這種情況,後面的神刺營更為明顯。
嫁妝,即陪嫁之物,常為首飾、錦緞、衣物、棉被等居家常用之物。大戶人家,也許還陪嫁幾名丫環。豪門富紳,有時還陪嫁田地。皇室嫁女,更是非同小可。
嫁妝的多寡,視孃家富裕程度以及對此婚姻的重視與否而定。王昭君,乃長公主身份。其孃家,便是天朝皇室,或者說是整個天朝。再則,由於這是千古以來第一次公主外嫁,嫁妝之豐厚,應該可想而知。
然而,王昭君卻堅持要自己選擇嫁妝。太后、皇帝及諸臣被王昭君勇於犧牲的精神所感,均認為,就算是以金山銀山作為嫁妝也不為過,便準了王昭君所請。
那知王昭君所要的卻是一百名百姓。並要求,種田的、打鐵的、織布的,各行各業儘可能齊備。這是什麼意思?
最後,還是戶部尚書趙安國一語道破天機。趙安國道:“啟稟太后,啟稟皇上,微臣猜想,公主的用意極為深遠。那東突厥版圖雖然博大,軍隊雖然驍勇,其百姓卻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他們衣不蔽體,食不裹腹,不知道圈養動物,不知道耕作農田,更不知紡紗織布。公主要一百名各色人等陪嫁,是要將我中原的生產方式帶入番邦,從而根本地改善番邦與野人無異的貧困生活,讓我天朝的皇威,最大限度地恩澤番邦。”
一陣唏噓之聲之後,禮部尚書倪禎祥越眾而出:“啟稟太后,啟稟皇上,公主的胸襟昭如日月,廣若天宇。實乃太后教導有方,實乃我朝之福,實乃千古佳話。肯請太后、皇上讓微臣將此事記入史記。此外,微臣自許才思敏捷,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