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兒,你很難做的。別勸了。我意已決。明早就走。”
……
次日,一支快速部隊離開了張遼的大營。這就是田蘭的人馬。田蘭有輜重車五千多輛,只帶了兩千。其餘的留給張遼了。兩千多輛馬車,並不是都有人趕。而是每五輛串在一起,由四百人驅趕。丙隊一千人原來就有馬匹。還有四百多人,就騎上了原來拉車的馬。將近兩千人,都不是徒步趕路了。因此說這是一支快速部隊。
南營原有鄄城俘虜六千多人,跑了一些,最後只有三千多人轉移到了張遼那裡。張遼得了俘虜,又得了輜重馬車,給了田蘭一千張弓,兩萬支箭。既算禮尚往來,也算夫妻情份。
剛到申時,就到達了接山。郭圖說,雖然時辰尚早,但如果繼續趕路的話,前方數十里皆泥濘不堪,不容易找到宿營的地方。不如就地宿營。田蘭也想起與典韋的騎兵交戰的事情,地點好像就有前方不遠,就同意了。
郭圖的本意,是擔心在前方泥濘之處會有關羽的埋伏,想要找機會勸勸田蘭。
……
前方,是當初田蘭殲滅典韋的地方。地勢基本平坦,只是略有起伏。但地名卻帶了個“山”字。方圓數十里水田遍佈,泥濘不堪,但地名卻叫“鐵皮山”。
鐵皮山這兒還真有關羽埋伏。
出了這麼大的事,關羽也沒有認為自己完全正確。但關羽不願意回頭思考,只願意想以後的事。用關羽的話來說就是“事已至此,說不清楚誰對誰錯了”,那就不用說了。
死者已已,衝突雙方活著的人,自己這邊有七千。而田蘭一方還不到一千。這是涉及數千條人命的衝突,錯誤的一方是要償命的。是讓七千人償命,還是讓幾百人死亡,僅僅從數量上來看,就讓關羽傾向於後者。因此,關羽的意思,就是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全殲田蘭的人,既可以絕了後患,又能夠宣佈錯誤都在田蘭一方,以便堵住眾人的嘴。
關羽與張遼相處多日,相互間非常投契。關羽相信張遼絕不會與自己為敵的。可偏偏張遼就幫助了田蘭。其原因,估計是因為張遼與田蘭的夫妻關係。在關羽看來,夫妻關係乃私人關係,自己與田蘭的衝突乃軍隊與軍隊之間的衝突,為人應該公私分明,因此關羽向張遼說了自己的想法。張遼不同意,說了很多理由。關羽認為張遼那些理由都是藉口,張遼就是捨不得田蘭而已。
一個女人,如此而已。關羽相信,殺了田蘭,也不會影響自己與張遼的交情。既然說不動張遼,那麼就自己動手好了。是故,關羽回營之後,就緊鑼密鼓地進行安排。首先,第一步是傳信,讓駐守白馬的眭元連夜移師鄄城,與自己匯合。有了眭元的三千人馬,再加上三千鄄城俘虜,自己就又多了一半的實力。
第二個動作是派出哨探,晝夜監視張遼軍營,以期獲得田蘭等人的動向。同時,尋找神箭手或者江湖遊俠。如果能夠刺殺掉田蘭,或許張遼就能同意自己的想法。一旦張遼同意,那營中的幾百田蘭士兵就等著被甕中捉鱉了。
神箭手沒有找到,江湖遊俠更不是容易碰上的。而這邊卻有了動靜。哨兵說,田蘭的人馬離開了張遼大營。並且還親眼看見了田蘭本人。
“好!”這下就方便了!關羽太高興了。看來,張文遠還是夠交情啊。兩頭為難,就乾脆兩不相幫,把田蘭趕出了軍營。既然田蘭沒有張遼的庇護,殺她還不跟宰雞一樣容易?
不過,既然文遠講義氣,咱關某可不能不講。說什麼,也不能在文遠的軍營附近動手。得等到田蘭走得遠遠地,再一舉拿下才是。關羽翻出行軍地圖,察看了一下,叫過眭元。讓眭元將本部三千人馬與三千鄄城俘虜混編,立即趕赴山陽。自己則率兵抄小路趕往鐵皮山。關羽計算了一下,田蘭此去,北面是黃河,西面是自己的軍營,田蘭此去,就剩兩個方向。一是南下,前方是徐州,再遠是楊州。由於曹操的軍隊正在攻打徐州,這種可能性不大。不過,關羽還是讓眭元趕到山陽,予以阻截。第二條路是東行,到濟南與于禁匯合。濟南有田蘭的一千士兵。于禁正在操練的東阿、範縣俘虜兵還有一萬三。因此,濟南是田蘭最可能去的地方。自己抄小路趕到鐵皮山,正好可以利用那裡的泥濘地形,阻擊田蘭的馬軍。
第二卷 第143章 兩下山陽
第143章 兩下山陽
安營紮寨,生火做飯。其後。郭圖來找田蘭,還沒開勸,田蘭就問道:“我們這是要去哪裡?”郭圖詫道:“嗯,他們沒有請示你嗎?我們這是要到濟南去呀。”田蘭又問:“為什麼去濟南呢?”郭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