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氣。韓馥道:“陶恭祖阻住去路,可是要效仿劉岱之殺喬瑁者乎?”
……
陶謙依然不理。韓馥的兵力是兩萬,陳留太守張邈是一萬,而陶謙是三萬。就兵力而言,雙方相當。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於是,就只能無限期地僵持。
過了一陣,孔融撤了過來。最後鮑信也撤了過來。三軍對兩軍,優勢就明顯了。孔融到了陣前,質問韓馥:“韓文節,今欲與眾家諸侯為難乎?”韓馥道:“文舉先生何出此言?”
孔融道:“文節部下田潤,把守虎牢和汜水,可是事實?”韓馥道:“田澤坤是我部下不假。如今有沒有把守兩關,恕馥不知。”孔融道:“劉備出列!”
鮑信立即叫親兵帶劉備到兩軍陣前。孔融道:“劉玄德,你將公孫瓚軍的情況向韓文節、張孟卓二位大人說說。”
這時,是兩軍陣前,並不是詳細說明情況的時候。故劉備只是簡單地說:“公孫瓚軍在汜水關被田潤部下高順所阻,一萬五千餘人全軍覆沒。”
噹的一聲響,原來是張邈的兵器掉在了地上。韓馥道:“田澤坤乃劉備故主。劉備這麼說,其中定有蹊蹺。”孔融道:“韓文節敢不敢盟主面前分辯你說的蹊蹺。”韓馥想,如果不答應,只怕立即便要動手。而動起手來,自己這方的張邈都是有可能對自己下手的。於是道:“有何不敢。”
當下五路諸侯各自安營紮寨。稍後,一齊求見袁紹。袁紹眼見眾人一個個不打招呼就先後撤走,正心灰意冷。聞報大喜。親自趕到轅門,將六人接進了大帳。並遣人通知袁術。劉備本來是沒有席位的,這時也有了。
……
頃刻間,袁術也到了。一進帳,袁術就說:“怎麼?就剩下這麼幾路諸侯了,還想著進攻潼關?”
袁紹道:“弟弟稍安勿燥。文舉先生乃當世大儒,此來定有正事。文舉先生,可以說了。”孔融道:“先讓劉玄德說。”
袁紹一怔,劉備,官太小。正準備不同意,卻見袁術又要說話,忙給袁術使了個臉色,道:“玄德請講吧。”
接下來,劉備便詳細講述了公孫瓚軍遇到的情況。由於過了些時候,劉備敘述起來,已經流暢多了。一些不太清楚的細節,就加了自己的想象給抹過去了。
劉備說完了。袁紹問:“文節你怎麼說。”韓馥道:“啟稟盟主,也許你還不知道,屬下田澤坤,乃此人舊主。劉備棄主另投,想必曾經與田澤坤有過嫌隙。故劉備所言,不可全信。”
“嗯,有理,”袁紹道,“如今兩關的情形如何?”
鮑忠道:“通往虎牢關方向的道路已被大火所阻。探馬回報,大火綿延十幾裡,人畜難過。末將拐向汜水關方向,遇見玄德,然後就調頭回來了。”
袁紹再問:“玄德,自你隱藏之後,還有人馬往汜水關走沒有。”劉備答道:“沒有。他們都走的是虎牢關。”
“一實一虛呀,叫人好生難以取捨。”袁紹道。袁術道:“哥哥,那豈不是說,我們也回不去了麼?”袁紹道:“哦,那倒沒有。在座諸公,值此危急之時,本盟主擅自作主,讓韓文節開路。但是,走虎牢還是走汜水,仍需眾位商議。”
韓馥道:“我部先行,沒有問題。今日若非受阻,我部已經在百里之外了。”
張邈道:“我覺得走汜水關較好。汜水關這邊就只公孫瓚碰了一下。而且田潤沒在汜水。有可能好走一些。”陶謙道:“其實不然。虎牢關雖有田潤,但孫堅、曹操、劉岱、孔伷、袁遺、張超等人均已過去。故此,待大火熄滅之後,走虎牢為上。”
袁術問:“王匡呢?”鮑信回答:“曾於路上遇見,勸他回來他不聽。這會他去,大火還未熄滅,只能走汜水關。”
眾人議來議去,拿不定主意。最後袁紹說,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再議。
……
次日再議,話題擺開,商議了一陣,就偏離了方向。關於孫堅、曹操、劉岱、孔伷、袁遺、張超部的猜測到是十分的一致。都認為苦戰過關。那麼,這些人既然過了關,收拾殘部之後,就有可能反攻虎牢。或許,等最後這一批諸侯撤離到虎牢關的時候,田潤已經不在了。
於是,會議就開成馬拉松式的了。議而不決,也是沒法子的事情。第七日上頭,張邈提出,找個會卜卦的人,以卜算決定。孔融當即反對。
這時,營外傳來了一陣喧譁之聲。袁紹喚親兵問話,說是打西邊來了人馬。眾人精神一振,當即出帳。上馬,到營邊觀看。
只見自千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