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3 / 4)

小說:竊國賊 作者:敏兒不覺

,就連劉存逢年過節送給太后、皇后和十常侍等內朝官宦的禮物,也都是張敦一手操辦。

張敦感激劉存對他發自內心的尊重和信任,劉存同樣欽佩張敦的忠義和智謀,兩人雖然見面的時間不多,但在頻繁的通訊中,對事對人總能想到一塊去,因此兩人的交情越來越深,到如今已達到可以託付性命的程度。

沉默片刻。劉存徵求張敦的意見:“先帝這一走,各地諸侯和豪強就沒人鎮得住了,朝中各派的明爭暗鬥很快就會愈演愈烈,恐怕誰都顧不上打得你死我活的中原各地,有鑑於此,為避免捲入各路諸侯之間的紛爭,小弟想把派出去的軍隊召回來,然後紮緊自家籬笆,種好自家田地。兄長以為如何?”

張敦端起茶杯慢慢品,喝完大半杯茶,低聲說出自己的意見:“適當收縮的策略是對的,太史子義帶到兗州的兩萬青州將士。每日的糧餉消耗就是個巨大數字,也是你青州富裕,換成別的地方恐怕早就受不了啦!”

“如今先帝不在了。賢弟沒必要再恪守先帝在世時下達的諭令,時過境遷。就該審時度勢。”

“現在回過頭想想,愚兄發現。你在青州實施的新政和對世家豪門的無情鎮壓雖然唐突了些,但確實有道理,而且時機掌握得非常好,剛開始朝中大臣們震驚憤怒,氣急敗壞,可隨著天下大勢的迅速改變,再也沒人有心情詬病青州發生的事情了,哈哈!”

劉存頻頻點頭,他最放不下的就是這點,他知道自己得罪了整個大漢天下的世家門閥,數年來苦苦保持的好名聲很可能因此毀掉,但目光遠大的劉存不在乎,他的好名聲在數年來同樣帶來了巨大的制約。

張敦繼續說道:“豫州那邊賢弟不用理會,黃琬那書呆子刺史,空有滿腔熱血壯志,到了任上他才發現,自己早就被當地豪強架空了,訊息傳到洛陽,竟成了王公大臣茶餘飯後的笑話!”

“黃琬也不想想那是什麼地方?四世三公老袁家的地盤啊!各級官吏不是袁家的直系旁支就是門生故吏,黃琬想動彈一下都沒辦法,更別說請賢弟率青州將士入豫平叛了,豫州那些門閥和豪強不會願意看到賢弟率兵進入他們的勢力範圍,所以賢弟沒必要操心,倒是幽冀兩州有點麻煩——”

看到劉存會意地點點頭,張敦乾脆說道:“與公孫瓚的關係賢弟自己把握,我總感覺他挺危險,劉虞反而好打交道,如今的幽州牧劉虞全靠賢弟輸送糧草養活,從今年起,未來五年青州每年稅賦的三成,都要用於援助幽州,這是先帝在位時定下的方略,賢弟肯定會一如既往謹遵先帝意願去做,可是,也不能白做啊!”

“說句不好聽的話,一旦各路諸侯打起來,誰還顧得上別人的死活?所以賢弟不要太厚道,冀州再窮再破,生鐵和馬匹都有富餘,賢弟儘管向劉虞開口要,另外,除了賢弟自己修建的那個遼東旅順港之外,還可以讓劉虞為賢弟在漁陽和右北平沿海修兩座碼頭,以方便今後從海路運去糧食,我想劉虞只要不老糊塗了,定會馬上去做。”

劉存會意一笑:“劉虞大人確實很著急,他在來函中非常擔心糧食物資從陸路透過冀州時,被冀州刺史韓馥來個雁過拔毛,所以主動提起要在漁陽的入海口建座大碼頭。”

“另外,幽州的馬匹和生鐵都不缺,想必這個生意劉虞大人早已想到,小弟會讓專人辦理此事,互通有無,互利互惠,既能增進合作,又能幫助幽州儘快緩過來,總比一味授人以魚強得多。”

“這樣我就放心了,明天我就回去,到了洛陽再看看是個什麼樣子,你派幾個信使跟我回去吧,琅琊商會那幫人油嘴滑舌的,我有點不放心。”張敦像嘮家常似的說道。

劉存心中一凜,微微點頭表示明白了,隨後輕輕掠過這個話題:“有件事小弟心裡頗為忐忑,就是先帝加封的鎮東將軍,小弟能體會到先帝的深厚期望,可恩寵太盛了!”

“如今大漢十三州大多還保持刺史設定,敕封州牧的只有幽州牧劉虞、新任益州牧劉焉、冀州牧韓馥和小弟這個青州牧,敕封州牧再加封四鎮將軍尊號的只有小弟一人,而且還是僅次於四徵將軍的尊號,恩寵太盛恐怕要遭人嫉恨,整個大漢朝野還在對青州新政激烈爭論呢!”

張敦嘆了口氣:“這是先帝高明的地方,先帝是想讓天下人看到他對賢弟的信任和鼎力支援!”

“當初寫下這份敕封詔書時,惹來不少人嫉妒,但誰也不敢放個屁,三公九卿心裡更清楚,這就是先帝對青州新政的態度,至於加封賢弟‘鎮東將軍’,意思是讓賢弟穩穩地坐鎮青州,毫無顧慮地將新政推行下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