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為眾人奉獻,渴望將自己的生命融進大川裡去。
這一家裡,隨便誰有什麼不一般的特點,就足以得到一個好名聲。本就被直呼成“安靜的人”,盧克是“慷慨無私者”,尤金叫“學者”,這些綽號都沒有白起。那位“慷慨者”一輩子就沒有連著一小時看一頁書、做過幾道題。看著小弟弟沉在思考中,他就坐立不安,兩腳倒換著位置,不耐煩地直嘀咕。可是話又卡在嗓子裡,不敢大聲說。
“行啦,這不是做白日夢的時候,”他語帶譏諷,“最早到的鳥先有吃的,我們該上街去了。”
儘管他說的什麼白日夢只是隨口一句話,尤金卻覺得自己小心保護的秘密世界被揭開了遭人取笑,很是惶恐,不知所措。而這個哥哥,雖然上學一塌糊塗,卻認定這種內心世界的歷程,這種小心看護內心秘密的習慣不過是偷懶的一種表現(因為在他看來,只有出大力流大汗,賣嘴皮才是真功夫),他甚至認定這是不顧家的自私行為。他決意要由自己一人獨享“好人”的美名。
天長日久,尤金模模糊糊地,極不情願地知道,別的像他這麼大的孩子早就不僅自立,而且要麼是當上了電氣工程師,要麼是銀行總裁,再不然是國會議員,都已經用自己的工資奉養老人過上舒坦日子了。甘特也不是沒用重話激過他,常弄得孩子滿臉羞愧,渾身不自在。甘特常在飯桌上一邊往他碗裡堆大塊的魚肉,一邊不無傷感地說著:
“你這個孩子啊,世上有幾個孩子能像你這樣要什麼有什麼啊,哪天等你老爸一命嗚呼,撒手去了,你該怎麼辦喲。”接著他就描述起這副悽慘的圖景:他躺在冷冰冰、溼乎乎的地底下,所有的人都把他忘得一乾二淨。他悲切切的語氣裡透露出這一天似乎不遠了。
“到那天你就該想起老爸來了。噢,老天,人不到把井喝乾了哪會想到水的寶貴。”他說出這麼一句成語,頗為得意地看著這話在兒子身上產生效果:只見他喉頭上下蠕動,眼睛直眨,臉上是一片難過不安的表情。
“我說你啊,甘特先生,”伊麗莎心裡挺高興,嘴裡卻埋怨道,“跟孩子說這些多不好。”
再不然,甘特就跟小兒子重又扯起“小吉米”的悲慘故事。小吉米是住在河那邊的一個窮孩子,他沒有父母,還瘸了一條腿。甘特講了很多關於吉米的故事了,那孩子孤苦伶仃,十分可憐。在尤金腦子裡,這已經完全成了真實的事情。那還是在尤金6歲的時候,甘特曾隨口答應過聖誕節要給他買一匹小馬,可根本就沒打算真買。眼看聖誕將近,甘特便開始編織可憐的“小吉米”的故事,一邊對照著告訴兒子他有多幸福。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尤金歪歪斜斜地給聖誕老人寫信,情願將小馬送給那個瘸孩子。一直到長大成人,尤金也沒有忘記這個為了騙他而編的故事。他倒不覺得冤枉,只是感到這樣無謂的耗費精力,笨拙的捏造,還有不負責任的編一個瘸孩子來騙他,多少讓他有些難受。
盧克從父親那裡學到了全套的說教,不過他的話缺少機智感和幽默的味道,也沒有什麼豐富的變化,只有激情充沛這一點全盤繼承下來了。他似乎就生活在玩兒嘴皮的世界裡,滿口都是象徵性的大話、漂亮話、貼著標籤的話,諸如“父親”、“母親”、“家庭”、“文明”、“大方”、“無私”。這些蜜一樣甜的話就像粘在他嘴上似的。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天使望故鄉》 第十節(5)
“這孩子不錯。”鄰里們說。
“他最有出息了。”太太嬸嬸們都喜歡他勤快、聰明,會討人歡心。
“這小子肯幹,一定會出人頭地。”小城裡所有的男人們都這樣說。
其實他心裡也就是想讓人們這樣看他的。他細心地閱讀科第斯出版公司發給推銷代理人的手冊,言談舉止中處處都表現出推銷的目的。用最適當的方式吸引顧客,用最得體的動作把刊物從袋子裡拿出來,再把已經背得爛熟的廣告內容形象生動地表達出來。公司的手冊中說“好的推銷員應該透徹瞭解產品的特性”。這一點盧克根本做不到,不過他的如簧之舌倒也能補上這點缺陷。
盧克執行公司的指示真是不折不扣。他的推銷可說是精妙絕倫。他有一股韌勁,又記熟了公司要求的“好的推銷員必須鍥而不捨”的原則,採取“投其所好”的方針,即使遭到拒絕,也要“攻心為上”,“百折不撓”。看到任意一個走在路上的行人,他立即靠上去與他平行,一邊就在人家臉跟前展開《星期六晚郵報》的巨大篇幅,鼓動雙唇,賣力地向這位準顧客進行心理戰。他結結巴巴、擠眉弄眼地逗笑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