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葉琊走過了一村又一村,他的足跡遍佈整個大小山村。這一年他已經五十五歲。
時間匆匆彈指間,一轉眼葉琊已經六十五歲,這十年來他已經走遍了神州大地。
他去過大興安嶺欣賞紅葉的美景……
他到過神秘的敦煌古洞,在裡面觀賞佛像的莊嚴……
他還去了珠穆朗瑪峰,一步一個腳印的爬上了山頂,去領略登山者的不凡……
他在各個城市中都留下了足跡……
在神州大地的最後一站,他去了喜馬拉雅山,他看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與不可思議……
十年的旅行之路,葉琊看到了人性的真善美。同時也看到了人性的醜陋。
他的下一站是要去佛教的誕生地
印度。
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領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
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主要位於今巴基斯坦境內)。
前1500年左右,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並確立種姓制度,吠陀教開始發展為婆羅門教。
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統一印度,開始推行佛教,並向外傳播。
約前188年,孔雀帝國滅亡後群雄割據、外族入侵,印度教和***教興起。
1600年英國侵入莫臥兒帝國,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以後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6月,英國頒佈《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領。
1950年1月26日宣佈成立共和國,同時成為英聯邦成員國。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
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
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藥出口國,僑匯世界第一。印度是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種姓制度問題較為尖銳。
“佛說眾生皆苦,然不知眾生雖苦,卻苦中有甜,若是所有人都出家了,那麼世界也就滅亡了。”
來到印度的第五年,葉琊在印度的某個難民窟開始講課,這一年他已經七十歲,兩鬢早已蒼白,他在這裡講課已經五年了。
他的聲音也不再鏗鏘有力,但他還是沒有忘記尋找阿璇的下落。既然國內查無音訊,那麼就到國外找找看,但是還是沒有半點訊息。阿璇已經失蹤整整五十二年。
“先生,您遊歷天下這麼久了,您也看到這個印度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度了吧?
女人在這裡沒有任何地位可言,她們的生命在這裡是廉價的。
您知道什麼是生命嗎?什麼又是生與死?
既然您是個智者,還請告訴我們吧。”
在此聽課的人不是很多,只有二三十人,其中一半是本地人,只有少數人來自神州大地。
開口提出問題的是一個整天遊手好閒,混吃等死的流浪漢,他二十年前來到這裡,但是從此他再也沒有回家了,因為他的愛人跟女兒都死在了這個異國他鄉。
“生命是什麼?”
葉琊嘴角呢喃,他回想前半生的種種,以及跟他恩師學習為人之道的那十年,那個時候他們討論最多的就是什麼是生命。什麼又是生與死。
“沒錯,您也不知道什麼是生命嗎?”
流浪漢身旁坐著的一個老煙槍,他年紀不大,但仿若早已經看開了生死,又或者他已經生無可戀了。
“我們現在有一群人,就相當於一支隊伍。若是人數增加到一千甚至是一萬,就不是隊伍,而是一個村,甚至是一個鄉。
生命會誕生。
生命會消逝。
生命會群居。
生命會憤怒。
生命同樣會犯錯,只有當生命即將死亡的時候,才會明白什麼是生與死。”
葉琊那蒼老悠悠的聲音在四周迴盪,讓所有人都明白了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