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冷笑一聲道:“有何不敢?來人,拿筆墨來!”
韓玄見黃忠和黃齡起了爭執,連忙打圓場道:“二位休得動怒,二位豈不聞廉頗藺相如之事否,將相和,弱趙才可以拒強秦,大敵當前,理應精誠團結才是。黃郡丞與黃都尉之見皆有道理,這樣吧,就由黃都尉率一萬人馬親往湘北迎敵,倘若不勝,再退守長沙未遲。至於軍令狀,就無須再立了,無論如何,守得住長沙才是正途。”
既然韓玄如此說了,黃忠和黃齡也不好再說什麼了,相互對視了一眼,頗含敵意,黃忠領命,下去自校場點了一萬人馬,出了長沙北門,前往羅縣拒敵。
┄┄┄┄┄┄┄┄┄┄┄┄┄┄┄┄┄┄┄┄┄┄┄┄┄┄┄┄┄┄┄┄┄┄┄┄┄
從巴丘南下,荊南四郡首當其衝的就是長沙郡,而羅縣則是長沙郡北面的門戶,緊傍汩羅江南岸,是南下長沙的必經之路。劉澤率大軍剛剛抵達汩羅江北岸,就接到了斥侯的稟報,稱羅縣有長沙兵駐守。劉澤問領軍將領為何人,斥侯答曰乃長沙都尉黃忠。
劉澤沉吟片刻,吩咐大軍在汩羅江北岸駐營,暫停前進。
趙雲奇道:“主公身經百戰,諒黃忠不過一老匹夫,何況其兵不滿萬,我軍一路碾壓過去,敵軍必為齏粉,主公為何駐軍不前?”
劉澤微微一笑,在旁人眼中,黃忠不過是一個垂暮老矣的老將,沒有輝煌的戰功,也沒有驕人的戰績,平平淡淡甚至是毫不起眼,趙雲等人沒將他放在眼裡也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劉澤知道,黃忠只是一直沒有機會展露頭角罷了,所謂夜明珠屈於土中便這個道理,在荊州,蔡瑁一直是一手遮天,任用親信,象黃忠這樣有能力的名將根本就沒有施展其抱負和才華的機會,只能屈身於韓玄這樣的人手下,韓玄都算不得什麼霸王雄主,黃忠又如何能有建功立業的機會。歷史上的黃忠也是投靠了劉備之後才有機會在定軍山揚威陣斬夏侯淵,既然在羅縣相逢,劉澤又如何能放過這個機會,得想個辦法將黃忠收降才是。(未完待續。。)
第557章 汩羅江畔
“操吳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凌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劉澤立於汩羅江畔,初冬時節,朔風勁吹,百草凋枯,萬木蕭瑟,口中吟詠著屈原的《國殤”,不禁是感慨萬千。屈原在劉澤心目在的地位,那是極其崇高的,憂國憂民,無私無畏,在民間的節日中,也只有五月端午這個節日是來紀念一個歷史人物的,可見屈原不朽形象在國人的心目中是何其的偉大。劉澤蒞臨屈原的投江自殺之地汩羅江,自然不免要親自到江邊憑弔一番。
隨行的潘鳳看到天色將晚,便勸劉澤道:“主公,天色已晚,此地又距敵軍營寨不遠,為了安全起見,主公還是早些回還吧。”
劉澤卻是意猶未盡,指著汩羅江道:“子儀吶,你可知四百多年前,是何人長眠於這汩羅江中嗎?”
潘鳳搖頭道:“這個屬下不知,四百年前,那不是東周戰國時麼,死在這江中難道不覺 有什麼大人物不成,值得主公為此掛懷?”潘鳳雖然也讀書識字不少。但對於歷史典故卻知之甚少,自然也不清楚是何人死在這汩羅江中。
劉澤倒也沒有少見多怪的表情,潘鳳不知道屈原身死之處,一點也不希奇,乃道:“四百多年前,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憂憤國難,卻無力迴天,最終選擇了在汩羅江投江自盡,以死明志。他死的那日便五月初五。後人為了紀念他,便在五有端午包粽子賽龍舟。”
潘鳳恍然大悟,道:“原來端午還有如此說法,這個屈原不就是寫下離騷、九歌的屈正則嗎?”
劉澤道:“正是。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這樣的品格的確值得後人來瞻仰。屈原雖然憂國憂民之心,但其懷才不遇,一身的抱負理想最終幻化成空,絕望之餘,投江自盡,雖保得自己一具清白軀殼,卻對楚國百姓的疾苦於事無補。亂世之中,真正需要的是,是為國為民挺身而出的中流砥柱,挽狂瀾於既倒,救萬民於水火,方可為真丈夫也!”
正說話間,但聽得江邊響起一陣急驟的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