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近日真的“落難”,實在無法從逆境和挫折中擺脫,雖然打算打到最後一兵一卒,決不投降,但有段時期也不得不要求各方好友至交相助,讓我得片刻喘息,敗部復活。這跟我二十年前“受難”主因,也是好打不平,義交朋友、信任至交才會放棄本來就有的“甘”而飽受原本不必的“苦”,其實異曲同工,師出同門。“直”行江湖五十載的溫某人,終於“有難”了,要“求救”了。
苦熬九個月後終於“求助”的結果:有三種反應,值得記存:(一)忽然不認得我了。這些人大半都欠我一些人情或錢銀的,卻假裝沒收到電、信、訊,或佯作已覆了給我,總之,借了“聾耳陳”的左耳,以前什麼激情、豪氣、義薄雲天,平常“大哥前、大哥後”,全消失不見,真不知這十多年我別的信沒覆、別的人沒見、別的事情我不夠關心,但對他吃到好食物、看到場好戲、甚至遇上任何美好事都想第一時間與他分享那些感覺,幾乎從來不求人的我,卻“求”著這樣的人,只覺過往交情,全都交到中環蘭桂坊底下的陰溝裡去了。在命舛時遇上這種人,有段時候,實反而激起鬥志。(二)力有未逮者。是想幫,但幫不了,又怕我生誤解,或來信長篇解釋,或來函鼓勵加油。這叫愛莫能助吧。我都相信他們,也謝謝他們。縱然有心無力,也算是一種支援力了。(三)一旦知道,不說二話,馬上全力予我相助,不管力量多少強弱,都義無反顧、利害不計,只力助我渡過難關——然而這樣的人,有的是我近數年未見面的,有的還是十多年未見的,有的更是素未謀面的!
半生境遇,真是武俠小說,真是俗世傳奇,不管“忠”的“奸”的,“好”的“壞”的。由不得我,但對事情作出反應,仍操之在我。我謝謝“幫”過我的人,卻並不怪責任何不幫我的“至交”。那是我信錯了人,看錯了人,交錯了人——關人家甚事!?至於自己幫過的人,那是我自願自發的,對方若要回報,那是他重情重義;要是佯作不識,也是情理之中——也不關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