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3 / 4)

說到這裡有點必須拿出來談下,看到有人說太宗對徐惠是敬,我實在不敢苟同,說對長孫敬我容忍了,可對徐惠也說是敬,未免是太過牽強了吧

接下來,談論的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感情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結婚很早,長孫十三歲,李世民十六歲。有人認為是完全的政治婚姻,我不以為然。因為史書長孫皇后的伯父長孫熾十分折服於李淵之妻竇夫人的見解(也有記載說是高士廉促成婚姻的),所以我認為,長孫家和李家應該是有交情的,既然有交情就會有來往,那麼不排除長孫和李世民幼年見過面,甚至可能培養出朦朧的感情。當然他們最後結婚,還是靠媒妁之言,這是古代有點勢力的家族必要的。就算是完全的政治婚姻的話,那麼他們日後一起生活的二十三年,也肯定是會培養出愛來的。

此後他們一起生活二十三年,李世民一生的大風大浪,都是長孫陪他走過來的,打天下、玄武門之變、開創貞觀……可以說,李世民能有如此成就,和長孫皇后是密不可分的,而長孫皇后正是那個陪小李開創盛世的唯一女主角。很難想象,一對夫妻如此經歷大風大浪,還沒有深厚的感情及愛情,是怎麼達到那種默契的。這種默契我堅信只有在長孫皇后和唐太宗之間才有,別的妃子都是不可能取代長孫的地位的。沒有人會比長孫更瞭解李世民,也決不會有人比李世民更瞭解長孫,這是一種愛情的極高境界,雙方產生的默契是非常人可比。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只帶了長孫在身邊,我認為是出於同生共死的堅定想法,夫妻二人死也要死一起。不過這是長孫親自請纓的。但當時的情況證明,天策上將府比玄武門更危險,李世民是應該想到那點的,所以他預設了妻子的主動請纓,有人說是因為怕失敗了長孫被侮辱丟面子,我以為不然。在那麼危急的關鍵時刻,生死一線九死一生,李世民還有那個閒心去關心,失敗後長孫會不會被侮辱?他既然怕侮辱,為什麼不把所有家眷帶上,一起去玄武門?有人講小妾無關緊要,如果是屬實,那麼李世民對楊妃也不過如此而已嘛。可我認為如果真的要考慮到面子問題,受辱問題,他為什麼不帶上自己的兒子女兒?小妾無關緊要,可那些是他的兒女啊,也無關緊要嗎?萬一他失敗了,他的兒女什麼命運,各位應該想得到。還有就是,李世民真的那麼自信,他萬一失敗了,百分之百能自殺成功?想必太子不會那麼容易讓他死吧。

所以,李世民帶長孫在身邊,完全可以說是想和妻子生死與共。李世民打天下時長孫一人在家,要為丈夫提心吊膽,而李世民癖好古怪,遇上危險喜歡先叫將士走,自己獨自面對大敵,有這麼樣一個丈夫,長孫有近十年的時間天天提心吊膽,折壽是絕對的。

李世民和她生了七個孩子,長子和最小的女兒,都是皇后所出。長孫皇后去世前一年,還剛生下了李世民最小的女兒新城公主,可見恩寵至死未斷。

陰妃的兒子李佑叛亂,結果被李世民毫不留情的殺了。而長孫皇后的兄長安業叛亂卻沒被殺死,貌似是判了流放(具體是什麼懲罰我忘了,反正我記得他沒死)。長孫安業對皇后不咋樣,當初還把皇后趕出家門,李世民要判長孫安業極刑,我猜很大的原因是要為愛妻報仇。可被長孫皇后阻攔了,她哭求李世民不殺安業,李世民還真的不殺了。

一個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一個是對自己妻子態度不好的小舅子,你說哪個比較親?陰妃之子被殺,陰妃難道沒求情嗎?她肯定求了,可是她在李世民心裡的地位遠不及長孫皇后,求情無用,不僅兒子被殺,自己也被牽連,降級為嬪。而長孫皇后掉了幾滴眼淚,磕了幾個頭就打動李世民改變了主意,免了長孫安業的死罪。

李世民何等有主見、行事果斷,豈會那麼容易改變自己決定的事情?況且對方還不過是個外戚,對皇后態度也不好,如果不是李世民愛皇后之深,豈會被三言兩語就打動,饒了長孫安業一條命?

這個如果都不能說明李世民愛長孫皇后的話,那我只能說你不解風情了。

長孫皇后去世後,李世民搭高臺觀望昭陵,又是何等地痴情,可惜魏老頭不解風情,硬是勸諫李世民。他這才流著眼淚拆了。李世民那麼剛強的男子漢,何曾會流淚?這世上能讓李世民流淚的,只有三個女人。一個是他的媽媽,另外一個就是長孫皇后,還有一位晉陽公主,長孫皇后的女兒。

而且李世民在長孫皇后死後,只與齊王妃有過一子,就是李明。其餘再也沒有了,這個兒子,後來也過繼給了李元吉。有人說是因為小李後宮後期管理太混亂才不生的。可你有聽說過,歷代帝王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