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整個市場對於乳製品的信任度都降低到了冰點,奶粉、牛奶、酸奶等等基本上都大幅下降。
而從那一年開始,中國的父母們就開始大肆購買國外的奶粉,而因為中國每年的出生人口高達1700萬人,這裡面就算是隻有一半的人購買洋奶粉,這也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而國外的企業對此準備不足,沒有想到中國這邊會突然爆發這樣的事情,於是他們的奶粉一下子就賣脫銷了,其價格也蹭蹭蹭的上漲了很多,甚至很多人出國旅遊的時候,都會專門或者是順帶的去掃奶粉,搞得國外很多人怨聲載道,中國人買了他們的奶粉,按理說給他們增加了收入,帶動了經濟,直接的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和利潤,他們應該感激才對,但是有一個更加直接的影響卻讓他們高興不起來,那就是他們自己想要買奶粉的時候,卻發現中國人的掃貨行為對他們購買奶粉都造成了影響。
因為這個關係,內地和香港以及很多接受了很多中國遊客的地方發生了很多的摩擦,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之下,這個龐大的市場一下子讓所有人都沒法習慣。
從2008年到現在,已經六年多的時間了,整個國家的乳製品企業倒閉了不少,很多都陷入了虧損狀態,但是他們卻還是沒有挽回大家的信任,賣得又貴,質量也沒保證,以前還有黑歷史,使得大家對這些企業根本就信任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