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末期的時候,當時的西班牙已經開始種植這東西了,在十六世紀末期的時候,這東西經過南洋流入了中國境內,一開始在福建登陸,福州府志裡面還有記載,不過當時沒有引起太大的重視,並且因為是從“蠻夷”那邊流傳進來的,所以紅薯被稱之為番薯。
若是當時的統治者稍稍的重視一下這個東西的話,那麼明末的大規模農民起義的事情就有可能避免的。
畢竟紅薯相對於當時的水稻和小麥而言,其產量要高非常多的,而且這東西對於生長地的要求不是很苛刻,門前屋後都可以種植,產量也非常高,生命力更是頑強的不行,要是能夠大面積的推廣開的話,下面的那些糧荒餓死人的事情也就不不可能發生了。
要是沒了這些流民的話,明朝的統治根基雖然依舊在腐朽,但是沒有那麼快會被滅掉,畢竟百萬流民大軍的戰鬥力雖然不強,但是對各地的經濟的破壞力卻實在是太厲害了。
“這個,就是紅薯吧?”
泰勒是鄉村音樂的代表,她對於鄉村的瞭解還是比較多的,這種紅薯她見到過,在新墨西哥州那邊就有不少人種這個東西,然後會將其出售給澱粉加工廠提取澱粉,那邊的農產品還有大量的捲心菜,使用的都是從墨西哥移民過來的廉價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