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這邊還都是沙漠地帶,樹苗的存活不能只靠地表水,需要考慮地下水層,而山坡位置和坡度,使得種在這上面的樹苗距離地下水層會比種在平地上的樹苗更遠一些,簡單來說,就是存活率更低一些。
這個下風口的位置不是很寬,但是地面很不平整,林全大致估算了一下,差不多種上去2萬棵白楊樹就足夠了,這邊的條件其實說起來也不算是很差,至少旁邊有一條卡魯河,這條河比泰盧河要小一些,但是因為更加靠近南部,所以降雨量更加的豐富,因此卡魯河冬天是不會斷流的。
這就等於是為在這裡種植提供了水源,有了水源,事情就要好辦多了,因為卡魯河的位置在河谷裡面,所以可以直接引水過來,挖一條渠道就行了,如果人力足夠的話,林全感覺即便是不用等到春天,在現在,哪怕是在冬天,也都是可以在這邊植樹的。
這邊還有一些村莊,村莊看上去破破爛爛的,不過裡面還有幾縷炊煙升起,這說明這個村子裡面還有人居住的,而他們在卡魯河的河灘上還有一些薄地,林全去看了一下,發現他們種植的東西比較雜,玉米、高粱、小麥、木薯等等旱季作物在這邊都能看到。
這讓林全感到嘖嘖稱奇,因為種植的農作物的品種越多,管理起來也就越困難,而這邊居然種了這麼多,搞不懂那種地的農戶是怎麼在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