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邊的地方建了很多大型的汗水淡化工廠。
海水淡化說起來可以製造淡水,但是成本卻很高,一立方水(一噸),至少需要需要消耗8升油,這樣折算下來,一噸水的成本高達40多塊,想一下,這個成本有多高?國內居民用的一噸水不過1.8-2.3塊錢,工業用水價格稍稍的貴一些,但是也沒有翻二十倍之多!
於是不願意這樣持續下去的利比亞人,在毒菜者卡扎/菲的帶領之下,投資了300億美元,從南部的山脈下面修了一條運河(不是傳統的運河,是鋪設的管道,直徑有4米這麼大),將地下水運轉出來,南水北調,支援北部經濟和農業重鎮,這筆投資價格不菲300億美金,而在這條大人工河修通之後,各地紛紛建了不少的水庫用來蓄水,以支援本地的生活和工業用水。
利比亞有錢,是坐在油桶上的國家,拿出300億美金出來雖然肉痛,但是卻不傷筋骨,但是對於鄰國尼日來說,你就算是把整個國家都賣了,都拿不出300億美元出來,所以對於這樣的事情只能羨慕了。
於是像阿扎克這樣的本地人,自然是沒有見過水庫這種東西了,其實在南部,這裡還是法國人的殖民地的時候,在首都尼亞美附近修了不少的水庫,不過後來沒人管,大部分都荒廢了,一個城市的用水全靠尼日河了,但是因為城市的規劃不太合理,地方鋪得太大,也沒錢搞基礎設施建設,所以尼亞美看上去很大,但是卻住不了多少人,一百多萬人已經到了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