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部分(1 / 4)

小說:國色生梟 作者:辣椒王

楚歡卻似乎沒有聽出竇易話中的不敬,小心翼翼地從懷裡掏出四四方方的小印,打了開來,哈氣吹了吹印座,翻開了公函,掃了一眼,笑問道:“竇大人,同仁館是要用金子修造嗎?”

竇易微皺眉頭,道:“大人說笑了。不過如何修造,那是禮部和工部的事兒,咱們戶部只要核算出來,批覆銀子便可以。是了,大人快蓋上印,這就要交付金部曹,讓他們撥銀子過去。西梁使團兩個月之內便能抵達,同人館的工期還是緊的很,咱們可不能耽擱了工部的工程。”

楚歡連連點頭:“竇大人說的是,這是大事,耽擱不得。”卻沒有蓋印的動作,反倒是靠在椅子上,笑眯眯看著竇易,問道:“竇大人,本官忽然想到一件事情,不知道竇大人能否賜教。”

“楚大人請講!”

“竇大人身在戶部,卻不知是否知曉如今市面上的大米多少銀子一石?”楚歡虛心請教道。

竇易一怔,有些奇怪,但還是道:“一兩銀子左右。”

大秦一石米,也就是一百斤左右。

楚歡微微頷首,又問道:“如果一戶人家五口人,一天大概需要多少大米?”

竇易雖然有些厭煩,但是楚歡既然動問,只能回道:“這就看五口之家是成人還是小孩了。如果五人俱都是成人,一日三頓填飽肚子的話,一日大概需要一斤半。”

“原來如此。”楚歡扳起手指頭,自言自語算道:“一兩銀子一石大米,五口之家需要大米一斤半,那麼兩個月大概需要一石大米,一年下來,五六兩銀子就足夠讓一戶五口之家能夠吃上大米飯……!”

竇易見楚歡在自言自語,忍不住道:“大人,這印你還是蓋了吧,卑職還要往金部去一趟,待會兒工部的人只怕就要找上門來。”

楚歡笑著擺手道:“不急不急。”又道:“竇大人是否知道,本官以前倒是走過不少地方,許多百姓別說一日三頓,一日兩頓都是成問題的。而且他們也不可能吃著大白米飯,而是弄上一點點糙米,配上葉子熬粥吃……京裡五口之家一天要用一斤半大米,但是有些地方,一斤大米足夠十口人吃上兩三日,你信不信?”

竇易皺起眉頭,道:“大人的意思,卑職不懂。”

楚歡嘆道:“竇大人,修繕同仁館,需要三十五萬兩銀子,這有沒有搞錯啊?”身體前傾:“難道同仁館全都要用黃金打造?那還叫什麼同仁館,直接叫黃金館得了。”

竇易勉強笑道:“大人誤會了,同仁館並非用黃金修繕,只是修繕的大批物資,需要耗費大筆的金銀而已。”

“哦?”楚歡擦了擦額頭,看似擦汗,但是額頭卻無絲毫汗漬,笑道:“這倒是將本官弄糊塗了。本官昨日也問過,同仁館雖然不小,但也算不得龐大,總共是四處大院,共有一百二十三間房屋,竇大人,我說的沒錯吧?”

竇易臉色已經有些不耐,但還是點了點頭。

“本官還知道,在京城買一棟宅子,前後院,配上二三十間房間,連地帶屋,位置還不差,也不過一千多兩銀子,這也沒錯吧?”楚歡不動聲色問道。

竇易忍不住道:“大人到底想說什麼,為何大人的話卑職聽不懂?”

楚歡淡淡道:“竇大人怎會不懂?買一棟宅子,不過千兩銀子,如今修繕一處已經完整的同仁館,卻要耗費三十五萬兩銀子,竇大人,這事兒是不是太玄乎了?同仁館連地帶屋都已經存在,只是稍加修葺,卻要耗費如此巨資,本官實在不明白到底是怎樣一個修葺法?如果不是在屋子外面鍍上一層黃金,本官想不出這些銀子該如何花?”

竇易臉色微變,道:“如何修葺,這是工部的事情,咱們戶部用不著操心的。”

“如何修,用不著咱們操心,但是銀子從咱們這裡出去,如何花這些銀子,咱們卻是要操心的。”楚歡靠在椅子上,淡淡道:“三十五萬兩銀子,何等龐大的數目,全都換成銀錠子擺在同仁館只怕也擺不下。”他抬起眼皮,看了竇易一眼,問道:“竇大人,你們核算同仁館的修葺費用,是否算差了?要不要再好好算一算?”

竇易臉上再也掛不住,沉聲道:“楚大人,你這話什麼意思?是說卑職辦事不利?”

“本官有這個意思嗎?”楚歡反問道:“本官只是說這花費的銀子有些不對而已。竇大人該知道,三十五萬兩銀子,能夠買多少大米,能夠讓多少百姓吃上飯?修一處行館,三五萬兩銀子就已經駭人聽聞,幾十萬兩銀子,簡直是開玩笑。”

竇易張了張嘴,一時間說不出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