頗為痛心的嘆息一聲,“八國集團要開會應對金融危機,二十國集團也要跟著開會討論,各位金融大鱷也要在倫敦開會,對各國的應對方案進行商討,作出自己的應對。”
羅斯切爾德、洛克菲勒、達美萊、摩根等家族的人這次也跟來了英國,利益集團的大佬們表面上雖然也有損失,可有傳聞說,暗地裡他們早已賺的盆滿缽滿,這些從十八世紀就開始操控世界金融的家族,實在很難分辨他們到底是這場危機的受害者,還是蓄謀者。
對於普通民眾甚至一般議員來說,或許是聞所未聞的幸秘,但對國會主管金融的謝菲德來說,卻是一點就透的大道理。俊朗的金髮男子瞭然的點點頭:“原來如此。”
金融危機來了,眾多的企業和個人蒙受損失,就連華爾街的金融機構也紛紛倒閉,那麼這些損失的錢,究竟落進了誰的腰包?
別人不清楚,主管金融委員會的謝菲德自然心中有數:這些利益集團的大佬們不清白,在謝菲德的授意下,國會監督和政府改革委員會對索羅斯、保爾森、詹姆斯、格里芬這幾位對沖基金老闆,以及神秘投資人菲利普法科爾內進行了“聆訊”,這些人早在十年前的亞洲金融風暴就有前科,這次更是大肆做空次級信貸,操縱國際油價,用大量公司的破產為自己賺取了數以百億計的利潤。實在是惡化金融形勢的幫兇,不加以規範約束,實在難以穩定形勢。
然而,這些人只能算是幫兇,雖然他們的應訊在媒體上掀起了軒然大波,但其實罪魁禍首另有其人,就連國會也諱莫如深,不敢輕易招惹——謝菲德也一樣。
許多年以來,究竟誰擁有美聯儲——美國實際上的中央銀行——一直是一個諱莫如深的話題。美聯儲自己總是支吾其詞。和英格蘭銀行一樣,美聯儲對股東情況嚴守秘密。
謝菲德在國會的親密朋友,已經處於半退休狀態的埃德加老爺子,擔任眾議院銀行和貨幣委員會主席長達40年,得到了12個美聯儲銀行最初的企業營業執照,上面清楚地記錄了每個聯儲銀行的股份構成,這份機密級的資料,他也曾經給謝菲德偷偷看過:一個私有的美聯儲。
美聯儲紐約銀行是美聯儲系統的實際控制者,它在1914年5月19日向貨幣審計署報備的檔案上記錄著股份發行總數為203053股,其中:洛克菲勒和達美萊家族聯合所控制下的紐約城市國家銀行,即花旗銀行前身,擁有最多的股份,持有30000 股;JP 摩根的第一國家銀行擁有15000 股;當這兩家公司在1955 年合併成花旗銀行後,它擁有美聯儲紐約銀行近四分之一的股份,它實際上決定著美聯儲主席的候選人,美國總統的任命只是一枚橡皮圖章而已,而國會聽證會更像一場走過場的表演。
再加上卡羅斯家族的紐約國家商業銀行,羅斯切爾德家族擔任董事的漢諾威銀行,大通銀行,漢華銀行持有的一些股份,這六家銀行共持有53%的股份。
美聯儲紐約銀行註冊資本金為一億四千三百萬美元,上述這些銀行究竟是否支付了這筆錢仍然是個謎。埃德加老爺子堅持認為萬惡的資本家們只付了一半現金,而當謝菲德拿著機密材料跑去詢問父親,老達美萊先生則信誓旦旦的對兒子發誓,他認為自己的祖父根本沒出任何現金,而僅僅是用支票支付,而在他們自己所擁有的美聯儲的賬戶上只是幾個數字的變動而已,美聯儲的運作其實就是“以紙張做抵押發行紙張”。
老達美萊先生還忍不住對兒子哈哈大笑,嘲笑聯邦儲備銀行系統既不是“聯邦”,又沒有“儲備”,也不是銀行,乃是自家的提款機。而謝菲德只能無奈的翻白眼,比起老爸,索羅斯們只能算是沒長出乳牙的小鱷魚。
而美聯儲,只是這些利益連鎖集團的冰山一角。
“好吧,這些利益集團的大佬們總是呼風喚雨。”謝菲德再次無奈翻個白眼,“現在經濟已經這樣糟糕,老天,這些千萬別再亂來了。”
“放心吧,這次他們也是討論怎樣應對眼前的局勢,讓金融情況儘快好轉。”雷克斯安撫的拍拍謝菲德的手,“再怎麼說你家還有那麼多的其他產業,真要弄誇了經濟,那可是得不償失。”原本應該由兒子繼承的家業,現在倒有一大半落到雷克斯肩上,對家族的打算,他比謝菲德更有發言權。
“也對。”謝菲德點頭,他記得以前看過手下委員會封存的機密檔案,2001年美國參議院政府事務委員會發布了美國主要公司的利益互鎖問題的報告,該報告顯示,達美萊和卡羅斯等家族在美國330家最主要公司裡擁有970個董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