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好的“九九禮”抬至午門恭納。禮品為鞍馬十八匹、甲冑十八副、馬二十一匹、馱六匹、宴桌九十席、羊八十一隻、乳酒和黃酒各四十五壇。。。。。。”
一個四十多歲的內侍念著從薄侯別院抬出來的“九九禮”禮單,聲音抑揚頓挫,在這個時候讓人聽著有些昏昏欲睡。
黃嬤嬤示意子妤在門邊稍等,先行過去稟報了諸葛敏華。
諸葛敏華點點頭,示意黃嬤嬤讓花子妤進來。
提步進入正堂,子妤隨意掃了一眼,果然看到一身青灰色管事常服立在人群的唐虞。雖然和其他十來個管事都是一樣的服色,可任誰都會一下子就看到他,畢竟那張俊逸的臉實在沒有幾個男子能與之相媲美的。
唐虞似乎也一下子感應到了子妤的目光,轉過頭來,一抹柔和的笑容在唇邊輕輕綻放,卻只是對著自己心愛的那個女人而已,其他人並未發覺。
子妤還發現裡面幾個熟面孔,特別是站在離自己較遠處的蘇嬤嬤。
知禮向蘇嬤嬤頷首打招呼,花子妤卻發現對方嘴角不經意地撇了撇,雖然一張麻子臉上仍舊是和氣的表情。
“子妤,你來的正好,過來先去換身衣裳。”諸葛敏華見花子妤進來了,伸手一招,轉而又低聲吩咐了身旁隨侍的宮女。
宮女領了吩咐,便忙迎了過去:“姑娘請跟奴婢來這邊更衣。”
低首看了看自己的衣裳,淡淡的藕色,半舊不新,或許在這樣的場合穿著卻是有些不太合禮數,子妤也沒多想,朝諸葛敏華福了福禮,也不理會那蘇嬤嬤,這就跟著那宮女轉過側門的屏風,往內堂走去。
出了正屋,宮女帶著子妤來到一間離得不遠的抱廈處。這裡焚著驅蚊的薰香,當中的茶桌上還用冰水鎮著一碗青幽幽的綠豆湯,另有兩個年紀極小的宮女一人手中拿了把羽毛扇守在一個黃花梨的貴妃榻前。顯然,此處是給在正屋處理事宜的諸葛敏華小憩之用。
“姑娘,奴婢按娘娘吩咐為您準備了三套衣裙,您擇一換上即可。”說著,引了子妤來到一旁的矮几,將三套衣裙捧在了她的面前。
一套秋色黃的、一套紫羅蘭色的,還有一套是泥棗金的,一眼看去就知是價值不菲的上好衣料所制,而且三套衣裳都看得出是嶄新的,並非諸葛敏華穿過的。
“姑娘挑一套,讓奴婢伺候您換上吧。”這宮女趁這個時候快速打量了一番花子妤,見她臉色中並未有半分欣喜和驚奇,心下暗自佩服了一下。要知道這三套衣裳俱是御製,用的料子也是江南那邊進宮的上好綢緞和松紗,尋常女子見了都要愛不釋手才是。
“就這套吧。”子妤想了想,這秋色黃的衣裙看起來既鄭重又大方,也不失喜慶,正好適合這樣的場合穿著。既不至於失了面子,也不至於搶了風頭。
“姑娘不如穿這套紫羅蘭的,有喜慶又高貴呢。”有些意外花子妤選了最不起眼的一套,這宮女好心建議道。
微微一笑,子妤擺擺手:“你忘了嗎?娘娘穿的可是玫瑰紫,若我穿了這紫羅蘭色的,站在娘娘身邊豈不是失禮嗎?”
宮女這才反應過來,連連道:“還是姑娘細心,奴婢差些害了姑娘。”
說著,兩人已經繞道屏風後的淨室,子妤換下身上這套耦合色的裙衫,在宮女的幫忙下將這套秋香色的衣裳穿了在身。
“姑娘腰身好,又高挑,穿了這身衣裳著實好看的緊呢。”宮女一邊幫花子妤整理領子和袖口,一邊真心實意地讚了起來。
子妤看著半人高銅鏡中的自己,隨口道:“其實這秋香色若穿不好會顯得沉悶,可這套衣裙用的是漸染法,從米粒黃到秋香濃,極有層次,所以會更顯得身量纖長。”
“這可是娘娘專程讓蘇嬤嬤那邊比這您的身形做的,果然穿著極合適呢。”宮女見花子妤差不多穿好了,又忙到:“姑娘請過去那邊梳妝檯,奴婢重新為您綰個發吧。”
自己頭上極簡單的髮髻的確和衣裳有些不配,子妤點頭,隨即出了淨室去外間屋子的梳妝檯前坐下,透過清透的鏡面向身後的宮女微笑道:“還請梳個大方些的就行,萬萬莫要太過繁複了。”
“奴婢省的。”宮女笑著屈了屈膝,表示明白了吩咐。
不一會兒,一個利落大方的斜雲髻就梳好了,宮女去了靶鏡在子妤腦後讓她看:“姑娘,您看可好?”
子妤見這斜雲髻簡單大方,那宮女只別了一對南珠蝴蝶釵在兩側,其餘並無半點釵環裝飾,只突出了蝶舞雲間的意境,滿意地點頭:“嗯,多謝了,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