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人都已經準備好了,就等著你來了,李自成!
朱常禧早就已經在通往金陵的道路上設下了埋伏。
你敢來我就敢埋伏。
朱常禧可算是把自己的人都給湊齊了。
他們從川蜀又回到了江蘇。
外面的百姓也都在傳,街頭巷語什麼的,像是這種話的,不絕於耳。
好像從外面經過一趟之後,顧紫重的腦子也就像這樣了。
她就不自覺地認為叛軍真的會打過來。
直到她的眼線來報,說叛軍已經縮回江南去了,一點都不敢亂動。
的確,在西北那邊,朝廷的大軍已經將叛軍的後衛隊給打散了,而且還帶著人馬將叛軍的老巢徹底封死。
叛軍已經沒有了退路,只能在江南安營紮寨了。
不過叛軍壞就壞在這裡,他們對百姓竟然若親人一般。
哎呀,兩個人相互之間根本就不認識,然後突然之間就好得跟親兄弟一樣。
這上哪裡說理去了?
原來百姓心裡都還忌憚呢,來了一夥子強盜。
可是後來百姓們都發現,這些人來了以後不動百姓家的任何東西,而且有的時候還幫著百姓做事。
關鍵是叛軍不納糧。
不交糧食,這可是讓百姓解決了心頭一大難題啊。
江南的百姓都不說話,好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一樣。
李自成這個闖王當得不錯,比原來的高迎祥可強了不少。
原來的闖王是高迎祥,可是讓朝廷給殺了。
李自成變成了新的闖王,然後真的闖出了一片天地來。
人就是要有夢想。
記得曾幾何時,李自成被朝廷追到深山老林裡,都不知道有什麼稀奇動物的老林子裡面,就那麼幾個人,躲過了朝廷的追擊。
如今呢,麻雀變鳳凰了,李自成也有了資本了。
張獻忠那個人還是打一打就投降,然後吃朝廷的糧餉,吃飽了接著造反。
所以朝廷很頭疼,這兩個傢伙成了氣候了。
大明的朝廷肯定不願意看到南方再亂了,因為朝廷的根基就在南方,京師不過是打仗的前沿而已。
萬一瓦刺人真的打過來了,朝廷沒有了九邊的抵擋,那可就成了危城了。
朝廷在考慮當中,很多大臣都希望朝廷能夠趕快南遷。
不過訊息到現在還沒有,皇上不想丟掉祖宗的疆土。
可是眼看著清兵馬上就要攻破山海關了。
也不知道那個吳三桂究竟管不管用。
朝廷亂了,沒有了主心骨。
金陵這邊也好不到哪裡去。
因為畢竟振國公已經退隱,不知道整天在家裡修煉什麼呢,反正是閉門不出,就好像從此與世隔絕一樣。
顧紫重本來就有點討厭公公大人了,這個時候更不想去找他了。
有點什麼事,顧紫重自己就辦了。
這一陣子有不少的客商都來找過顧紫重,希望能和顧紫重一起談一談做生意的事情。
都這會兒了,天下正是亂的時候,顧紫重哪裡有心思去管什麼生意不生意的啊。
她不想理會。
可是沒過幾次,她才發現,原來這些人可不是單純地來討論生意的。
他們多數還是希望朱家做他們的靠山,萬一將來叛軍勢如破竹,打到金陵城下的時候,朱家能幫他們一把。
在戰亂的年代,能活著就已經不錯了。
所以那些商人只能顧全自己和家人的性命,不敢去問生意的事了。
能找朱家幫忙管一管生意,那是最好的了。
他們來談的時候,也沒少給朱家好處。
就這樣,一來二去,金陵朱家積攢了上萬兩銀子的好處。
顧紫重打算拿這筆錢來練兵。
金陵兵營的人數只能多,不能少。
她每次囑咐下人去辦軍餉的事情時,總是囑咐了又囑咐,生怕下屬把事情辦砸了。
金陵兵營的伙食比較不錯,所以這也成為了吸引年輕小夥子們都來投奔金陵兵營的一大亮點。
原來兵營裡的老兵如今都出去了,剛過來的新兵蛋子,每頓都可以吃到肉,這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太幸福了。
因為去年糧食的收成不好,很多地方都沒有吃的。
百姓易子相食,這是可能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