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禧卻挺灰心的,朝廷給了他多少軍餉,皇上拿他當親哥哥嗎?
這個時候拿點破玩意兒來這裡糊弄誰呢?
他對朝廷挺不感興趣的。
皇上封了他個四品武將的官,結果這個官好像也是很遙遠的事了。
不過他還是挺感謝皇上的,能給他自由發揮的時間。
他好好款待了來使,然後讓來使把自己給皇上的禮物和書信帶了回去。
禮尚往來嘛。
朱常禧在書信裡反覆強調兄弟情分,大明江山社稷危在旦夕,這個時候兄弟兩個更應該兄弟齊心。
打仗親兄弟嘛!
皇上看了書信,也很感動。
不過下面的宦官是不感動的,而且很多文官也不感動。
東林黨還想著怎麼打壓一下那些武將呢。
畢竟大家都知道,馬上就要打仗了,武將們該閃亮登場了。
祖大壽,盧象昇,孫傳庭,吳三桂等這一撥人,都等著立功的機會呢。
所以言官們沒事的時候就上上書,然後討論一下什麼的。
皇上卻沒放在心上而已。
皇上知道,這個時候朱常禧是為數不多的皇家後裔,和那些外姓的武將相比,患難的時候還得靠自己的親兄弟。
哪怕皇上戰死了,皇上被親兄弟殺了。
只要江山不倒,朱氏不滅,天下就還在,大明就還在。
這點道理皇上還是懂的。
所以皇上開始有意無意地對朱常禧好了。
不過人要臉,樹要皮。
是個人都明白,當初皇上剛登基的時候,就準備好了要打壓各地的藩王。
朱常禧命硬,所以打了幾次都沒打壓成而已。
兄弟之間的刀劍已經亮了出來。
這個時候皇上再對朱常禧好,那就是心懷鬼胎,要不然就是臭不要臉。
你對你的敵人好嗎?
朱常禧也肯定不會習慣的。
皇上還真為難,想辦點好事都這麼難嗎?
他湊了十萬兩銀子,準備給金陵送過去,就算做軍餉吧。
這十萬兩銀子可是皇上從鞋縫裡省出來的。
說得體面一點,那叫體己銀子。
說得難聽點,褲衩子都快當了,才湊夠這麼點錢。
多也不多,少也不少,至於多少,兄弟你看著辦吧,我也不打算你記我的人情。
皇上就抱著這樣的想法派人把銀子送往了金陵。
朱常禧自給自足,祖宗的家法裡,士兵平常是要種地的,真到了打仗的時候才抄傢伙的。
所以朱常禧就讓自己手下的兵也去種地。
求人不如求自己,自家菜園子裡種出來的蔬菜吃起來才香呢。
而且顧紫重也招呼著善堂裡的鰥寡孤獨者,去給士兵們做衣服。
有的時候送衣服的女人進了兵營,沒準就和哪個男人好上了。
這一下子解決了吃飯穿衣問題,同時也解決了婚嫁問題,一舉三得。
金陵城周邊地方開始自我養生模式了。
結果朝廷一下子送來十萬兩銀子。
這怎麼辦呢?
朱常禧過習慣了窮人的生活,一下子來了十萬兩銀子,他倒還不敢去接。
顧紫重卻挺高興的,她也時常和太皇太后娘娘在一起聊天。
太皇太后娘娘本來是造反的人,要被殺頭的。要不是皇上念及祖孫情誼,她早就死了。
所以太皇太后娘娘一直是為皇上考慮的。
現在皇上送來銀子,她老人家的心裡最清楚不過了。
所以她老人家有時候和顧紫重聊天,就有意無意地把皇上的意思給顧紫重說。
顧紫重一點就透,當然知道皇上的意思了。
患難的時候還是看兄弟啊。
所以顧紫重就回家去,等和子善哥接觸的時候,她就把這個意思說給子善哥聽了。
振國公如今年紀已經大了,他遲早還是要把兵權都交給朱常禧的。
而且現在朱常禧手裡的權力也不小啊。
所以顧紫重就希望朱常禧自己做決定,能把銀子收了,然後向皇上寫書信,表明自己忠於朝廷的決心。
朱常禧被顧紫重說動了,感動得鼻涕『亂』流。
他也清楚,不管自己做什麼決定,父親都會支援自己的。
所以他聽了